2022“语文报杯·我写高考作文”活动征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2“语文报杯·我写高考作文”活动征文(参考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语文报杯·我写高考作文”活动征文(篇1)
守本以窥道,妙在其中矣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王世风
围棋一道,黑白纵横,方寸之间,智慧无穷。对局之下,就下法而言,有貌合神异之俗手,有合乎棋理之本手,亦有出人意料之妙手!棋局胜负姑且不论,局中所蕴之理则令人动容。思虑之间,不觉感慨:人事如棋,倘能守本以窥道,则妙在其中矣!
魏征曾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小树欲成长天大木,其根需稳固而深扎,唯其如此,养料方能充足供应,枝繁叶茂才不成妄念。围棋中的“本手”一说亦是此理,“本手”是基础,乃功夫所在。在根基上下足功夫,万丈高楼才能直指云端。李世石与柯洁的败绩,可以不提。但一个农人,倘不谙知四时变化节律,如何得“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快乐?一名匠人,倘不稳掌量、切、砍、削的尺度,如何见炜炜煌煌之木作?所以庖丁见全牛无数,三年方有小成;孔子学琴于师襄,选择十日不进。他们不是在蹉跎时光,而是在固本。合乎其理,庖丁眼中目无全牛;悟及其本,孔子习得琴志。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古人诚不欺我也!
本立而道生,妙在其中矣。固本是窥道的基础,窥道是成妙的前提。“妙手”偶得,非得之于天意偶发,而是得之于“本手”厚积。“本手”之技已厚积,“妙手”之艺则自然生发。文惠君见庖丁解牛,慨然发问:“技盖至此乎?”庖丁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源于技,却又高于技,也正如此,才成就了“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妙境。“妙手”之妙,妙在出人意料,妙在浑然天成。君不见滑雪U型场里,谷爱凌凌空鏖战,技惊四座?君不闻河南澄澈水下,《洛神水赋》舞姿翩跹,美冠群芳?君不知糙裂手中,腐朽文物再雕琢,焕然一新?由此观之,“妙手”非偶得也!
悲莫悲兮,困于井;痛莫痛兮,止于行。人皆欲追求妙手,然心急意切之下,下出俗手!其因何在?“源不深而求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也。追求妙手而忘根本,可谓俗思;忽视本手而欲求成,可谓俗心;心无全局只顾当下,可谓俗行。思俗,心俗,行俗,人怎不俗?棋道如此,人事亦如此。眼高于顶,脚底悬空,此举与夏虫何差?与蜩与学鸠何异?慨叹不如躬行,何不“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倘如此,则“发必中”矣!
棋局之中,守住根本,得窥棋道,下出惊人妙手;人事之中,守住根本,得窥世道,锻成泽被子孙之业;家国之中,守住根本,得窥王道,傲立民族之林。当此之时,悠然心会,欲被襟当风而立,笑曰:妙哉!妙哉!
2022“语文报杯·我写高考作文”活动征文(篇2)
以“本”立心,逐“妙”前行
惠州中学 刘晓婕
“未去交争意,难忘黑白情”,棋盘博弈之间彰显无穷智慧,而下棋对弈的章法也蕴含着人生的态度。在如棋局般变幻莫测的人生舞台上,我们应以“本”立心,逐“妙”前行,方能行稳致远,不落俗局。
若无扎实的“本手”为基,又何谈绝佳“妙手”的表现?试看赛场上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们,在大放异彩的背后都离不开夜以继日的基础训练。东京奥运会上一鸣惊人的全红婵以接近完美的表现强势夺取了十米跳台的冠军,人们惊叹于她那精彩绝伦的“水花消失术“和她得天独厚的运动员身材和天赋。但谁曾想成功的背后也是荆棘满地,横空出世的她也曾遭遇挫折,在奥运选拔赛上折戟而归。为了攻克 207C动作的失误,她连续练习,踏实加练, 打牢基础,最终补足短板,才能在高手如云的奥运赛场上力压群雄。无论是马龙横扫千军的”正手弧圈“还是谷爱凌一骑绝尘的” 1620“,每一次赛场上不可复制的”妙手“都源自于日复一日的训练,因而扎实牢固的基础,才是他们驰骋赛场的底气和依据。
但若只苦练“本手“,若无”妙手“创造,又怎能突破自我,实现飞跃?扎实基础是擘画蓝图的根基,而守正出奇才是增光添彩的精髓。从”东方红一号“承载飞天梦想叩响浩瀚宇宙大门到”天舟四号“突破技术难关遨游无边天际,中国航天人不仅有”不惧风沙烈,只怕敢躬耕“的坚持奋斗,更有”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创造。若是一直埋头拉车,而无仰望星空,敢闯敢拼,又怎来今日中国航天的扬眉吐气、振奋人心!
即将接过时代重任的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本手“为基,也要有敢下“妙手”的志向,更要有不忘初心的坚守,才能避免落入“俗手”的困境。一个破旧简陋的矿泉水瓶、一个淡而无味的馒头,韦东奕身怀“绝世武功“却穿着质朴、言行平实,他以理想填充内心,抵御世俗喧嚣,在数学天地中攀登一座座高峰。在利益与诱惑充斥的今天,若无不忘初心、甘受寂寞的信念,又怎能真正淬炼”本手“,以臻”妙手“?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迈步人生的路途上,我们应做好自我人生的棋手,不忘初心坚持磨练“本手”之基,大胆创新勇敢追求“妙手”之跃,踔厉分发笃行不怠,行稳致远共叙华章。
2022“语文报杯·我写高考作文”活动征文(篇3)
“翼然”一词仅着眼长亭,忽视了“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的清幽之景;“泻玉”一词仅生挪硬用,忽视了“佳木葱茏,奇花灼灼”的背景衬托;“沁芳”二字着眼全局,不事雕琢,以景入诗,方能描摹出“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的山水楼台。写诗赋词、题联造句尚且如此,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更应如是。唯有于纷繁意象中探索恰如其分,浑然天成,与景相符的诗句,方能历久弥新,万古流芳。唯有于纵横捭阖间寻求适于环境,贴于现实,忠于自身的方法,方能行稳致远,创造辉煌。
文学作品的产生,取材于旧人先贤,但仍需结合自身,回归自然。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多次强调诗词的创作“须伫兴而就”,直言写词是审美的直觉创造过程。故当吴文英,周密之词企图用繁杂的意象去掩盖“自然之物境”,不断堆砌词藻“创设新境”之时,就觉得乏味而丧失“诗以言志,诗以传情”的应有之义。世间绝妙之词,都是应景而至,兴尽偶得。尽管我们需要从“前人之述”中汲取灵感,但仍然是境界赋予我们的启迪和思辨。正如《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写诗并不局限于诗词创作的理论和方法,而是让其从李杜诗篇中品味诗词境界的自然与独特,方能摆脱俗气刻意,创作出富有感染力,兼具情感的好诗来。
科技的昌明与发展,站在巨人肩膀之上,仍需推陈出新,破而后立。正如屠呦呦以古籍《肘后备急方》为参考,探索出拯救苍生的青蒿素,用中医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正如中国航天事业,从“东方红一号”的微弱声响到如今“北斗”“嫦娥”系列工程的成功发射,我们向深空谱写中国人的追梦征程。他们从来不仅仅局限于“翼然之亭”,也不会直接采用“泻玉”般的拿来主义,他们深耕祖国的热土,从中萌蘖出“沁芳”般的骄傲,用中国实践丈量世界万物,让中国声音响彻大好河山。没有经验,就因地制宜创造经验;前路漫漫,他们擎举着火种毅然奔向远方。
国家的富强与腾飞,要坚定的走中国特色道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百年征程和千秋基业告诉我们与其照抄西方经验,不如根植中华基因,赓续传承中华文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时代的长征路,方能立于民族之林。我们要以历史为鉴,创造属于中华人民的新篇章。
借鉴须有度,适合才是王道。作为新青年,我们理应具有大局意识,不拘泥于一角亭台“翼然”,不必生搬硬套,摆出卖弄文采的“泻玉”姿态。需谨记,“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逐桃花”。唯有静心凝神,结合自身特色,方能于纵横捭阖间看满园“沁芳”。
2022“语文报杯·我写高考作文”活动征文(篇4)
独立的人格与独立的精神
黑龙江省绥化一中语文组 廖有利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关于移用、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的创作的实例子,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模仿与创新方面的思考。
中国古代有着大量的鄙薄模仿的词语,比如我们把人家怎么说,它也跟着怎么说的,简单地、机械地模仿别人叫“鹦鹉学舌”;把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叫“拾人牙慧”;把学习上的不加分析笼统地接受叫“囫囵吞枣”;把机械地照搬、照抄经验、方法、理论叫“生吞活剥”;把生搬硬套,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的现象叫“邯郸学步”;而把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反倒出丑的现象叫“东施效颦”。语言即是对现象的反映,这说明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好模仿他人,常贻笑大方,所以我们用这些贬义的成语来时刻提醒我们自己。模仿固然不完全是什么坏事,但一味地模仿,不知创造和更新,失掉了自我,习得了一身的毛病,这便容易使人格缺失,使民族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力量。所以,在今天这个世界大开放、大融合的时代,我们在学习他人的同时,切不可丢掉了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
所谓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精神品质。它要求人们既不迷信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力量,在学习与创造的实践中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当今中国社会,抄袭、模仿、迷信权威、钦羡权势之风日盛,有感于商品各种世界名牌风行,而具有本国知识产权的却少之又少;有感于电视娱乐节目占尽频道,而具有新颖独创的节目却百无一见;有感于各种网络文艺作品如恒河沙数,而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却寥若晨星;有感于科研成果成千上万、优秀论文铺天盖地,而真正的发明创造却鲜为人知。有人说中国是最善于模仿的国家,只要别人第一天能造得出来,中国人也许第三天就能仿得相似。然而尽管相似,但毕竟是相似而已,那不是我们的独创。我们就在这样的机械模仿中不但丢掉了我们的创造力,恐怕更会丢掉我们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意识和精神。
鲁迅说:猛兽永远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对于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先进人士,他们总是显得孤单落寞,那是因为高处不胜寒,他们的思想超前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大多数人为了活得安逸而选择随波逐流。从来如此,便对吗?见了皇上该跪下磕头,见了官员该卑躬屈膝,女人裹脚才叫美,男人当官才最好,农民种地本该缴税,军人打仗必须死扛。自古就是如此,照做就对。而鲁迅先生提出了质疑:从来如此,便对吗?我们也该时刻扪心自问:这样,对吗?
更为可悲和可怕的是,我们在机械仿效的同时,不但丢失了自我,还习得了一身之病。仿他人之穿着,竟然忘了自己之形象;仿他人之言语,竟然使自己说话作势装腔;仿他人之思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最后徒然让自己变得傲慢猖狂。____也曾经说过:“把外在的东西交给他人,时间一长,内在的东西也早晚不会是自己的了。”所以,我认为,模仿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择善而从,一个是知错就改。什么时候中国不单单能给世界提供商品,还能给世界提供可供借鉴的思想,那中国就真正强大起来了。
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精神的人不会不加辨别地照搬他人的观念和做法,也不会以自己的的意志去束缚任何人。“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列子·杨朱》中的这句话正是古人对独立人格精神最生动的描述。以自己的存在为存在,同时又能尊重他人的存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以个体的独立价值参与社会活动。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天体运行论》而推翻了地心说,俄国天才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推翻了传统几何学创立了非欧几何学,爱因斯坦推翻了力学假说和以太论而创立了相对论,意大利的布鲁诺宁可被烧死也要坚持日心说。
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精神的人有宽广的胸怀,能海纳百川;有生活的智慧,能察微见著;有冷静的心态,能泰然自若。能不被社会集体的一切过激行为传染,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决策所处的事情,不受他人的摆布,不随波逐流,时刻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他人怎么做,自己只按自己的认知方式来做。既不会鹦鹉学舌,也不会邯郸学步,更不会东施效颦。
2022“语文报杯·我写高考作文”活动征文(篇5)
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的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想,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
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古人们在诗词的浩浩海洋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同是送别,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是惜时,李太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曹孟德“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同是咏梅,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而毛泽东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同是黄昏日落,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毛泽东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跃,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同是战争残酷,曹孟德慨叹“千里无鸡鸣”,而毛泽东“战地黄花分外香”,你能说,谁人更佳,谁人更出色?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谁都不可以对之妄加否定!
前日偶读一文《我们究竟在考什么》,文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物理系的高才生面对用一个气压计如何测楼高的简单物理题,坚持用十多种不同于标准答案的方法予以解答。最妙的一种是,轻敲守门人的房间,再问:“请问这座楼有多高?”哑然失笑之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究竟是一个标准答案好呢,还是鼓励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呢?
近日偶看一画展,画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眼中的太阳,有的是红色的太阳,名曰《光明》;有的是蓝色的太阳,名曰《地球的颜色》;有的是黑色的太阳,名曰《灰尘满天的可怜的太阳》。惊奇之余,我愕然,看着这些雅气未脱的字迹,我惊叹于那无限的想象力。
无限的多样性归根于个性的多样性,在这个崇尚创造的世界里,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里,它是最最不可忽视的。不难想象,没有创造,我们很可能还生活在茹毛饮血、混沌未开的原始社会,我们很可能还在黑暗中挣扎,我们很可能还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不知所措。
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吧!记住:“第一个形容女人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形容的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