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征文
坚守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征文(篇1)
这次开展的_主题教育,总要求是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看了_相关报道,我思绪万分想到了当初的入党誓言,想到了自己报考师范院校的初衷以及自己第一天站在讲台上的情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如何铭记初心、实践初心、实现初心,是我们参加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教书育人,不光是授予孩子们知识,更是要教他们怎样做人,育人应该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初心。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怀着一颗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宝贵初心,正是有了这颗初心,我们才赢得了亿万民心。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肩负的使命是培养下一代,我们不能只是想着教完这一本教科书,就完成了任务,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死搬硬套,被动学习,实际操作、实际能力一点也没有得到锻炼和拓展,如果我们忘记了教育的初心,我们在教学之路上就会走得十分茫然,就会忘记我们育人的本义,就会忘记我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就会以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以致让学生的精神枯萎。
只有时时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烙印。我们教书,更是育人,自己作为一名党组织培养的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时时找自身差距,提高道德修养,丰富专业知识,牢记育人使命,以身作则,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不忘教育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坚守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征文(篇2)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最终的梦想又是什么?古时候,《大学》里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贤之人。而到了当代,继党的__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后,___又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授业解惑者”到“老师”、从“‘四有’好老师”到“引路人”,我们的社会以及___对我们教师群体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但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不变的——即教书育人。那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记新时代的使命呢?谈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立德树人是根本。我们要以_____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政策,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用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履职担当是基础。身为教育者,我们要清楚“三培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们要坚持“三传播”——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我们还要做到“三塑造”——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造就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合格人才,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再次,严格要求是保障。这里一是指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只有教育者自己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继而才能达到“四个相统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二是指社会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当代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要有高素质高学历,要懂得教学规律和教育方法及技巧,还要熟悉国家教育制度和法规等等,但正是这一系列要求,体现了教育者新时代的使命提升,也明确了我们教师发展的方向。
最后,完善自我是发展。时代的步伐迈进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知识经济迎来了对知识传授者——教师更高层面上的要求。在这个特色鲜明的时代里,我们一要提高认识,树立师德;二要更新理念,做好转型;三要终身学习,自我充实,最终达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因此,守住教育的初心,方能换来最本真的教育效果,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任何的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行为都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当我们守住了教育的初心,教育的效果自然就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坚守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征文(篇3)
教师自古以来都身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新时代教师的社会担当必然有新的内涵,身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01.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02.教师要身先垂范社会责任担当
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___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更加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引领和组织功能,促进社区整合,促进政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更好地促进形成积极广泛的民间力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志愿公益活动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榜样,对于其他民众也是示范,教师以自身行动来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尊师重道之风得以形成的内核所在。
03.教师要在使命担当中求成长
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坚守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征文(篇4)
我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工作在这个优秀的学校里,深感教师的责任重大。师德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因此师德建设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大问题。按学校要求,我主要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认识到: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时时要做好表率。在家长面前树立“最可信赖的人”形象,在社会上树立“最文明群众形象”展示坦诚向上整洁的精神风貌。加强自我学习和经常自查自己的师德行为规范尤为重要。
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任教以来,一直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三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工作中我不断钻研科学育人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以不怕苦累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以朴实端庄的人民教师形象教育学生,做到了为人师表,修德修才。
教育工作中,面对有限的课时,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益。把提高教学效益当作首要任务,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课前精备,是指上课前把功夫下在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资料,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及教学方法上,特别是认真研究怎样用最节省的时间、最简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并促使学生最快地转化为能力。课上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能力点、思路和规律,激活课堂气氛,教得生动,学得主动,充分发挥课堂潜在功能。
反“四风”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迫切需要的,是人民群众所渴望的。反“四风”精神的提出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挥了起积极向上的作用,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一项重要武器。本人有决心在教研这块园地中,更加辛勤地耕耘,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让青春在对事业的追求中焕发出光华。
坚守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征文(篇5)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
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在;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教师的选择标准应该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学习,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应该是学校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师德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上,成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我们教师要确切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以高尚师德影响学生,以风范学识感染学生,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