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十篇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1)
俗话说“腊月廿四,送灶过小年”。听爷爷说我们这边过年有个习俗,“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团子。
腊月廿四,我跟着奶奶学包团子。奶奶先把洗干净的粽叶晒干待用。爷爷把滚烫的开水倒进米粉里,然后用力搓啊捏啊,揉了好长时间,把米粉揉成一块大米粉团。爷爷说多揉揉,米粉才会变得很糯。奶奶乐呵呵地示范:“先看我包一个吧!”说完,奶奶就把大米粉团分成一个个小米粉团,然后把小米粉团搓圆,再捏成很可爱的小碗形状,把拌好的馅放进“小碗”里,最后把口子合上。这样,一个团子就包好了,像一个小巧玲珑的桃子。我心想:这太简单了,简直是小菜一碟。结果,我搓了半天,米粉就是不听话,怎么也搓不圆。我又费了好大劲,小碗也捏得歪歪斜斜。合口子的时候,更是狼狈,馅儿就像个顽皮的孩子,老“溜出来”。好不容易做好了一个团子,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葫芦。奶奶说:“没关系,继续做。”我做了一个又一个,也做得越来越好,最后一个团子做得和奶奶几乎一样。爷爷把做好的团子放在晾干的粽叶上,开始上火蒸。蒸团子也是一门学问:团子之间不能挤得太紧,否则会黏在一起,蒸的时间和火候也要恰到好处,否则不是生的就是糊了。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团子就出笼了,我很有成就感。
我问奶奶“:为什么过年要做团子呢?”。
奶奶说:“团子和肉圆代表团团圆圆。”哦,原来这美味还有深刻的寓意呢!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2)
今年是腊月二十四,是小年。这一天我过得很快乐。
我老家有个传说,说:昨天是“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年的事情。为了让“灶王爷”只言好事,我们老家这一天要吃饺子和玉米糖。因为饺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爷”的嘴封上,只让他上天说好事不说坏事。吃玉米糖是因为想让他嘴变得甜一点,其实还是让他说好事。
昨天我和妈妈上超市去买包饺子的面和包饺子的馅。我们买了角瓜和鸡蛋,因为我要吃素馅的。最后还买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妈妈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块一小块的让我按面饼。我一按,好软啊!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面这么软?”“记住,软面饺子,硬面条。饺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软一点。”妈妈说。我按完了面饼,妈妈又把面饼擀了擀,面饼变得薄薄的,然后妈妈教我包饺子。因为我第一次包饺子,所以妈妈让我少放点馅,然后把面皮中间对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紧,不要露馅,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几个都是“瘦瘦长长”的,而妈妈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长,没你包的好看?”“每个人不是天生就会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几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饺子,我们拿去煮。“开饭喽!”妈妈说。我们把饺子端上来,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不错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觉更“好吃”。
啊!过小年真是好快乐!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3)
这一天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小年。
晚上吃完晚饭后,我们开始辞灶。妈妈拿来两个干净的盘子,里面放满了辞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样都非常精致。老爸端来了一碗米、一碗水,拿来香,把香插进米里。老爸说,糖是给灶王爷吃的,吃了之后嘴会甜,就会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说我们家里的好事;米和水是为灶王爷的马准备的,好让马吃了有力气带灶王爷上天。我这才知道,准备这些东西都是有说法的。然后,老爸拿来纸钱,烧掉之后,老爸、妈妈轮流磕了头,妈妈还一边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虔诚地磕了几个头,心里想着希望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
周围邻居家辞灶的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非常热闹。我家没买鞭炮。老爸提议:“我们放没有危险的烟花吧!”“好的。”我一边高兴地回答,一边拿出了老爸从上海给我买得奇幻玩具灯。提前做好分工:老爸点火,妈妈配音,我来照出各种各样的灯火图案。只听点火!嗤——,碰!美丽的烟花不停地变化着,有的像星星一样在闪烁,有的像小毛虫一样在蠕动,有的像美丽的彩带在飘舞,漂亮极了!我们又连续放了好多“烟花”,都那么壮观。
在这一天,我做了许多有趣的事,让我懂得了更多的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4)
小年过去之后才过的是大年,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今年,我是回老家过的小年。
今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奶奶告诉我:“今天呀,我们过小年。”“小年?”我比较疑惑。只过过大年,没过过小年啊!奶奶说,其实就是打扫打扫罢了。原来是这样。“那我也来帮帮忙吧!”我高兴地说。“那好吧!”奶奶说道。
接着,我们大家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叔叔婶婶在擦玻璃,奶奶在扫地,我在抹桌子。我们各自将自己所分到的任务都认认真真地做完了。看到刚刚收拾完的屋子,干干净净的,而且非常亮堂。这时,我又不由得想再次欣赏一下老家的房屋,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面,啊!可真美。高大的楼房展现在我的眼前,可真雄伟壮观哪!洁白的墙壁,明亮的玻璃,宽敞的屋子。真是漂亮极了。也是因为这是才刚盖没有多长时间的缘故,所以这栋房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今天可真是忙碌的一天。但是通过这一次帮忙干活,我又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大人干活的不易,我以后也要多多帮大人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帮他们减轻一些负担,使他们不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因为他们实在是太辛苦了!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5)
今天是小年,爸爸从学校接我回来去上写作课,我兴奋的走出了教室。
我坐下的时候,心想:“今天老师发灶糖,真开心。”上课了,教师给我们讲了小年的来历,传说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6)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我老家有个传说,说:今天是“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年的事情。为了让“灶王爷”只言好事,我们老家这一天要吃饺子和玉米糖。因为饺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爷”的嘴封上,只让他上天说好事不说坏事。吃玉米糖是因为想让他嘴变得甜一点,其实还是让他说好事。
今天我和妈妈上天虹超市去买包饺子的面和包饺子的馅。我们买了角瓜和鸡蛋,因为我要吃素馅的。最后还买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妈妈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块一小块的让我按面饼。我一按,好软啊!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面这么软?”“记住,软面饺子,硬面条。饺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软一点。”妈妈说。我按完了面饼,妈妈又把面饼擀了擀,面饼变得薄薄的,然后妈妈教我包饺子。因为我第一次包饺子,所以妈妈让我少放点馅,然后把面皮中间对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紧,不要露馅,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几个都是“瘦瘦长长”的,而妈妈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长,没你包的好看?”“每个人不是天生就会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几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饺子,我们拿去煮。“开饭喽!”妈妈说。我们把饺子端上来,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不错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觉更“好吃”啊!今天真是好快乐!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7)
不知怎的,那一天的情景始终都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那天是腊月二十四,一大早起来,我们就赶回了老家,因为今天是传统节日送灶日,又叫小年夜,据说春节就是从这一天拉开序幕的。下车后,我立刻忘记了烦恼,只记得这几个字——自由,轻松。我缠着爷爷奶奶给我准备了一大堆的干草和芦苇,只盼着天快点黑,好让我早点点燃它们,尽情地玩个够。
盼呀盼呀,终于等到天黑了,我飞快地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点起了火,并不停地往火堆里加干草,院子被火照得通明,爷爷先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放到火上焚烧。嘴里还大声祷告着: “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爸爸、妈妈、二爷爷、二奶奶和姑妈、姑父一起围着火堆说说笑笑。这时,我一拍脑门,飞也似的奔向家里。把小狗抱了出来,因为我怕它冻着,我要让它和我们一起烤烤火,暖暖身子。二爷爷看着我那调皮样,笑嘻嘻地对我说:“你能抱着小狗从这火上跳过去吗?”我转头用眼神询问妈妈可不可以,妈妈含笑点了点头,于是我抱起小狗后退了几步,起跑,腾空,啊!我抱着小狗跳过来了!我们一家人笑得前俯后仰,这时候,爸爸笑着对我说:“跳火堆就代表着来年不管做什么都会像这火堆一样的旺!”我问妈妈是真的吗?妈妈笑着点了点头,并向全家发出了号召:“来,让我们大家一起跳,让我们全家来年红红火火!”。
大火烧完后,我们意犹未尽地又放起了焰火“哧”只见许多颗火珠飞上了天,然后“啪”的一声,绽开了无数的焰花,蓝的、红的、黄的,美丽无比。看得我眼花缭乱,不停地拍手叫好。
我本以为可以在乡下待上一晚,但我这个如意算盘打错了,任我说尽了好话,还是被老妈一手拉回了高邮,不过我还是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8)
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了。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喜庆、吉祥和新的希望与开始……
春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有很多的传统习俗。比如放鞭炮、贴春联、吃馒头、做年糕、捣麻糍、拜新年……
农历腊月廿三——小年那天一大早,爸爸带我去了上张乡的年俗文化节。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首先我们来到了年货区,那里有最传统的编竹篮,看着农民伯伯熟练的手法,一个个精致而美观的菜篮呈现在我眼前,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我最喜欢的美食是糯米饭,而且里面包的都是红糖。我吃着这美味的糯米饭,心里像糖一样甜,感觉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郁。美食区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麻花、蛋卷……我还买了麻花和卷饼带回来给姐姐吃。
接下来我来到了舞台区,那里有舞龙、变脸、还有发奖学金等等。舞龙人,身穿黄衣黄裤,用手顶着龙头,龙身龙尾随着有节奏的龙头,时而盘旋,时而欢腾,他们各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舞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新年也是孩子们的节日,放烟花是我最喜欢的活动,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直入云霄,烟花在空中绽放出不同的形状,美丽极了!就连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也从云朵中钻出来欣赏人间的烟火。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春节是孩子们向往的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又长大了一岁!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9)
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熔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四年级(篇10)
今天是小年,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到了祭祀的日子了。
吃完早饭,姥姥领着我上街买麻糖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路人都有一袋麻糖在手里。我问姥姥:“为什么要吃麻糖呢?”姥姥告诉我,是用来祭灶的。“是不是灶王爷?”我迫不及待地问。奶奶笑着告诉我,是的。
回到家中姥姥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给我们讲起了祭灶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他做灶的技艺十分高超,人们称特为灶王。有一天,灶王突然病倒了。他的弟弟便想和父母分家。后来弟弟知道错了,向父母承认了错误,并把哥哥的画像贴在门口。有一天玉皇大帝把灶王的魂魄带上天去,并封他为灶王爷。
于是,灶王爷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每家人的行为与品德。人们每年这一天,都要祭奠灶王爷让他上天后在玉帝面前说些好话,来年有个好收成。
听完故事,我才知道了过小年的含义是祭奠灶王爷。于是,我们怀着一颗对灶王祭奠的心,把麻糖放在了他的排位前……
到了夜晚,我听见楼下传来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如同雷鸣般的炮声,又使我联想起了灶王爷。
也许是出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吧!我相信,在这个愉悦的生活环境中,人们会继续把洋溢着喜庆气氛的节日色彩传给下一代。让他们生活在拥有丰富的知识,与饱含着梦想的想象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