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级机关要过紧日子!标准来了
过紧日子,通俗地说,就是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过日子。比如,严控会议、差旅、培训、论坛等支出,做到不该开的会一个不开,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把花的钱花到点子上。
浙江的财政支出都花到哪里去?
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12亿元。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支出共计295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44.6%。
显然,政府过“紧日子”,最终目的就在于,让群众过“好日子”。
在养老方面,不久前浙江省人社厅和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养老人员的养老金将根据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和年龄等因素,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例如某位退休人员今年72岁,缴费年限35年,此前基本养老金为每月4566元,那么他今年就能增加养老金187.1元。
数据显示,2021年末,浙江已经有超过900万离退休人员。仅增加养老金这一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在医疗方面,今年浙江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过去的五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
尽管人均看上去不高,但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6%的浙江,显然这也不是一笔小钱。
除了民生支出,为了保就业稳企业,政府也拿出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就在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其中就专门提到了给中小企业“减负担”的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049亿元。
而在浙江省内,截至7月27日,全省累计完成市场主体的减负1828亿元;全年的目标更是要达到2500亿元以上。
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措施,涉及到资金量巨大。虽然不是靠“省”能省出来的,但在“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上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却彰显了“节用裕民”的理念,撬动出巨大的民生红利和市场红利。
哪里“紧”?如何“评”?
评价范围
浙江省首批153家省级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列入2023年评价范围。
评价原则和指标
省级机关过紧日子评价办法坚持评价指标客观性、可比性和约束性原则,建立严控人员经费、降低行政成本、节约集约利用资产等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23条具体指标,综合评价省级机关过紧日子情况。
指标取数
评价指标均通过客观数据取数,减少主观或外部因素影响;区分不同评价对象,分类设置评价指标,提高指标可比性。
评价结果运用
强化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量化为“五星级”“四星级”和“三星级”,精确评估部门单位落实厉行节约相关政策情况,年度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