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文 > 热点文章 >

警惕暴雨洪灾后4类病的高发

时间: 徐球 热点文章

洪水造成的人群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比如自然灾害引发的饥荒,饮用水匮乏等,使受灾人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造成瘟疫或传染病的大面积爆发;还有就是季节原因,在很多地方水灾都是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比如我国的水灾多发生在夏季),而降水较多的季节中空气流动性一般比较强,这就使病菌的传播途径广泛,传播速度快,更促使了瘟疫或者传染病的爆发。

灾难后的瘟疫爆发原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其中有生化方面的污染、还有灾难后自然环境剧变导致的环境微生态变化、灾民聚集地环境、专业医疗支援力度、资源匮乏等多方面的原因。

1. 肠道传染病:由于水源受到污染,饮用水和食物安全难以保障,容易引发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畏寒发热、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重度脱水或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2. 皮肤疾病:由于长时间涉水或接触污水,皮肤屏障受损,易感染各种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导致手足浸渍、皮肤癣病、丘疹性荨麻疹、湿疹、脓疱疮、毛囊炎等皮肤问题。

3.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由于暴雨导致蚊虫滋生,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虫媒传播的自然源性传染病。

这些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多为高烧、头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淋巴结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4. 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受凉淋雨或劳累过度,加上灾后人群密集,易通过飞沫或接触方式传播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

暴雨洪水后该怎么做?

洪水之后的灾病防治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洪灾初期,也叫洪水冲击期,是指灾害发生后的几天到十几天之内。这一时期常发的疾病主要有湿疹、接触性皮炎、细菌感染等皮肤病,不洁水源和食物导致的腹泻以及因受凉、疲劳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等。

洪灾中期,也叫洪水积蓄期,时间可以持续到灾害发生后数月。这一时期,鼠类会随灾民的迁徙而发生转移,同时蚊虫也会大量滋生繁殖,因而是疫病的高发期,血吸虫病、登革热、疟疾、霍乱等流行性疾病尤其需要注意。

洪灾后期,是指洪水消退后的灾后重建,时间从灾后数月到一年左右。在此期间,灾民重返家园进行房屋建设,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等。

暴雨注意饮用水卫生

暴雨过后,地面上的污水很可能会混入自来水管道或水源中,导致自来水污染。因此,在暴雨过后,最好不要直接饮用自来水,建议先进行煮沸或消毒处理,或者选择购买瓶装水等安全的饮用水。

暴雨天气的食品选择

暴雨过后,由于水源的污染,市场上的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也可能受到污染。建议选择质量可靠的食品,尽量避免食用生食,比如生蔬菜、生肉、生鱼等。

暴雨天气之后的工作

推进村庄绿化工程。大力推进“绿色家园、绿色河道、绿色村庄”建设,加快农村道路、田园、村庄绿化,力争村庄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结合新农村和新民居建设,推行改厕、改圈、改厨、改院为主要内容的.“四改”工程,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改建水冲厕所,严防污水入河。


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