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过小暑节气的
古人是如何过小暑节气的
吃藕
有没有发现,在中国无论是什么样的节日、节气,总是离不开吃,可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承得最好的就是这点了。
别以为藕稀疏平常,就上不了台面,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可是被钦定为御膳贡品。小暑吃藕,一是藕谐音“偶”,祈求婚姻美满,二来莲藕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的功效,夏天的烦躁之症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晒书画、晒衣裳
虽然小暑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天气已经开始炎热,经过春雨、梅雨的潮湿,大伙儿实在受不了家中那股潮味了,所以古人都会在小暑这天,趁着炎炎烈日,将衣裳、书画搬出来接受太阳的暴晒。
有晒书、晒衣、晒被需求的人,看好天气预报,早点去屋顶或小区篮球场占好位置,去晚了可就不一定有你晒的地儿了。
下棋
古人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夏季漫长无聊,于树荫下对弈,听着蝉鸣,偶有微风拂过,也是极有趣味。再来二三观棋人指点江山,也甚是热闹。
很多人会认为既然天气那么热,还不如躲在空调房玩手机,可古人那份野趣、那份闲散却是手机给不了你的!
垂钓
从小暑开始,夏天已不合适在户外进行剧烈运动了,以防中暑。可每天关在家中,古人也是不愿的,于是在池塘柳下钓钓鱼也是惬意。
也学着古人做做怡情养性的活动吧,找个有柳荫之地,撑把遮阳伞,当回姜太公,即便等鱼上钩等得打盹,也是一番闲情逸趣。
斗画眉
画眉声音悠扬、动听、洪亮,听着就让人精神振奋,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来解闷添兴。小暑这天,饲鸟者各提鸟笼,至公园等地,摆开阵势,让画眉相斗,以决胜负。
或许,也学着古人当一回二世祖、纨绔子弟、公子哥儿……
斗蝈蝈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走卒稚童,养蝈蝈在中国古代甚为流行,蝈蝈文化源远流长。夏季是蝈蝈繁盛活跃期,小暑时节,约几好友,将各自养的蝈蝈相斗一番,极是有趣,将暑热也抛之脑后。
扑流萤
夏季小暑期间,萤火虫的雌虫就在水草里产卵了,即便是虫卵也发微光。一直到大暑前后,都是萤火虫最灿烂的时刻。小暑夜晚,去水草边寻找萤火虫的踪迹吧,忽明忽暗的萤光不仅能带来了孩童时的欢乐,也是对光明的祈盼哦!
不过,萤火虫是益虫,即便抓着它们玩,也别伤害了它们,记得将它们放回大自然。
簪茉莉
现在正值茉莉盛开之时,洁白娇艳,花香浓郁。这天,将连蒂的茉莉花扎成花球、花带佩戴赏玩,不仅漂亮清香,花香也能驱秽祛浊。
乘舫游河
古人即便寻欢作乐也是甚是高雅。小暑的傍晚,夕阳西下,暑热消褪,河边、湖泊的灯舫、画舫就热闹起来了。约上知己好友或带上家人,乘坐灯舫游河,演奏丝竹,品尝香茗,以消酷暑。
只是现在平常的大河、湖泊很难见那种盛景,不过一些著名的风景胜地却有游船画舫,比如南京的秦淮、后湖,扬州的瘦西湖,杭州的西湖,北京的三海,芜湖的陶塘,济南的大明湖,桂林的漓江,昆明的滇池……有时间的人不妨去乐一乐!
小暑过“六关”,冬病夏治保平安
第一关:养阳关
首先是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例如,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脱液;免疫机能一旦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脏功能容易混乱。简而言之,夏天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对策: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且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室温保持在27度℃,不宜太低。总之,夏季要在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第二关:情绪关
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激动,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发作。此外,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
对策: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第三关:湿热关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养,以防咳嗽、气管疾病的反复发作。而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显得黄而臭。
对策: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同时,还要注意调节好房间中的湿度,多开窗通风。
第四关:睡眠关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对策:保证足够的睡眠。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的睡眠。
第五关:饮食关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气影响,食欲不振,则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周教授建议,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对策:适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类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鱼,少食红肉。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第六关:健身关
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夏天出汗多就懒于运动了。其实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下运动。同时,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对排毒有好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对策:提倡饭后一小时进行运动,且运动不宜太激烈,不要流过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就很适合夏季进行。同时,夏季一定要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排除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小暑三清:清静养心,清闲养身,清淡养生
清静养心
心脏,五行属火。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就是说,心的阳气和夏天联系在一起,夏季燥热,心火也旺。内火心生,上火生疮,情绪烦躁。所以夏季要注意清静养心。
《道德经》里讲:“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用俗语来讲:心静自然凉。人心就像是一面湖水,只有才平静的情况下才能看清万事万物。看清才能看轻。很多时候,人心烦躁纷乱,无非是被涟漪蒙蔽了双眼。心静下来,才有灵台的清明。
夏天可以通过早起、晨练、沉思、打坐,调摄精神,有意识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不要听太过躁动的音乐,不要做太繁杂的事情。屋内陈设避免杂乱无章,室内卫生要及时清理。心神沉静,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失控、烦躁,心灵经常与清静为伴,这样健康就能获得保证,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清闲养身
小暑之后,很快就是三伏。伏就是趴下的意思。这启示我们,小暑时节,要闲下来,不要过于忙碌。老子讲:无为无不为。无为,不是消极处事,不作为。而是懂得顺应天地形势,该为的时候为,不该为的时候不为。人生有忙闲。忙有忙的滋味,闲也有闲的价值。忙,心亡也。总是在忙,会让自己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得在日常生活里抽出身来,懂得去享受闲暇。
心一忙,加上外界炎热,很容易烦躁易怒,不仅把事情搞砸,还损害自己健康。在暴躁易怒的夏季里,选择清闲和蛰伏,才是最高明的自我保护。
清淡养生
长夏属脾,此时天气湿热,对脾的损伤最大。如果饮食不调,很容易造成脾胃不和,周身乏力。所以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尽量减少脾胃负担。
1、绿豆汤
夏季气温高,人体暑热旺盛,心情烦躁、胃口不佳,可以绿豆汤、酸梅汤,清热开胃,还能预防中暑。
2、荷叶粥
夏天人体的肠胃弱,尽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饮食,比如杂粮粥、荷叶粥。
3、苦瓜、黄瓜
因为夏天经常流汗,所以体内会丢失大量的盐和钾,体内往往会打破酸碱平衡,酸高于碱,此时人们会感觉到乏力、疲劳。
所以夏季要多吃些碱性食物,比如苦瓜、西瓜、黄瓜。
4、淡盐水
尽量不要大量运动,散步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大量出汗,请适量饮用淡盐水,保持体内盐分。
尽量不要喝冷饮,实验证明,最能解暑的是温茶。
5、荤素搭配
当然,饮食清淡不是说只吃青菜。
尤其是对中老年人,荤素搭配,不吃油腻、动物内脏,多吃瘦肉、豆类。如果长期食素,非但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营养失衡。在燥热的夏季,保持内心平静,享受闲暇时光,合理食用清淡食物,安然度过这个夏天。
小暑大暑处暑哪个节气最热
大暑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
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着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处暑中的“处”字,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暑天即将结束;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所以大暑与处暑两相比较,可以知道大暑是比处暑热的,同时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节气为什么那么热
近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每一年从夏至开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最大。其次,大暑期间昼夜时差较大,白天时间13个小时,夜间11个小时,时差达2小时。
由于夏季白天长、夜晚时间短,白天获取的热量比夜间向外辐射的热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气温积累会越来越大,已至在大暑节气期间气温累积达到最大值。
就是因为太阳高度角和热量收支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暑节气气温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