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相会吉他独奏谱指弹
敖包相会吉他独奏谱
敖包简介
敖包又叫鄂博,蒙语“堆子”的意思,敖包最早本是用作道路或界域的标志,后来演变成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和汉族的土地庙大概差不多。敖包一般是堆石成台,沙漠中则用柳条堆成。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就是敖包相会。因为歌词第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所以人们有时误称这首歌为:“十五的月亮”。
敖包文化
我市民间考古学家罗显明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加上经过多年的实地勘察和走访,对阜新地区曾存在的敖包和现存的敖包已有较为准确和详细的研究。他说,敖包,按结构上区分,可分为单体敖包(即孤敖包)和群落敖包。群落敖包都是以中间为一个大敖包,周围有多个小敖包(即卒从敖包)。大敖包与卒从敖包排列的形式不一。敖包以参加祭祀活动的人群、属地划分,可分为旗敖包、地区敖包、村屯敖包、氏族敖包。阜新原有敖包275座,现存10余座。位于大巴镇关山的旗敖包历史较为悠久,为孤敖包,高达12米,宽28米。王府镇舍不歹村敖包、佛寺镇八吉营子村和解放村敖包、七家子乡旧贝营子敖包和太平乡奇金台敖包皆为群落敖包,而且主敖包周围的小敖包都是13个。阜新地区祭敖包的时间为每年农历4月2日、7月2日和7月13日。祭敖包时,人们都要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敖包前,把带来的石块加在敖包上,用哈达、彩带、禄马旗等物将敖包装饰一新,然后将鲜乳、奶酪、黄油、白酒、砖茶等物品摆放在祭包前的祭案上。主持祭祀者先从祭敖包的供品中取上一份给德高望众的长辈后,众人可分享敖包的贺喜格(福份子)——奶酪、黄油等物,据说若能分享敖包的福份子,将会万事如意。祭完敖包后,众人可聚在一起,畅饮美酒美食。随着时代发展,祭敖包活动在原有的祭祀礼仪和内容上,增添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内蒙古一些地区的祭敖包活动还加进了小型那达慕、歌舞比赛等活动。
让敖包文化多一些旅游色彩
时下,诸多地方风物、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皆已成为旅游文化。与阜新毗邻的内蒙各市、旗、县,将敖包文化演绎得色彩缤纷。不仅在传统的祭敖包节日中融入了许多诸如赛马、摔跤、歌舞等娱乐活动,而且在敖包的垒建形式上有了许多创新,如砖砌敖包、水泥敖包、琉璃敖包等各式各样的敖包。驰名中外的内蒙草原文化节中,敖包文化是其必不可少的内容。
与内蒙古地区相比,阜新在开发敖包文化、给敖包文化赋予旅游意义的文章,还没有真正做起来。
愿敖包文化给阜新的旅游文化增添几许生机,几分色彩!
看过敖包相会吉他独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