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

世界各国的名人事迹

时间: 小龙 名人故事

世界各国的名人事迹篇1

北京时间2007年8月26日《休斯敦纪事报》消息,埃迪-格里芬曾安排美女为姚明提供“服务”,但遭到姚明拒绝。

在2002-03赛季的一场客场比赛之后,一向夜生活丰富的格里芬按照他自己的习惯,安排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去敲打姚明的房门,目的不言而喻。对于格里芬的“好意”,姚明没有笑纳,而是将那位小姐拒之门外,有效的避免了一桩桃色新闻的发生。

格里芬的这个举动并非出自恶意,这是他个人赛场外的消遣方式,只不过不适合姚明。可以说,格里芬的这次安排让姚明更清楚的认识到了NBA球员所面临的诱惑,姚明经受住了考验。

在美国这个桃色新闻满天飞的国家里,姚明的私生活难得的简单纯净,这也是他能够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而格里芬过于放纵自己的场外生活,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美国当地时间上周五,格里芬遭遇车祸不幸丧生,年仅25岁。据警方透露,上周五凌晨1点30分左右,格里芬驾驶一辆SUV无视铁路警告标志,强行穿越护栏,结果与一辆货运列车迎头相撞。

车祸现场惨不忍睹,司机尸体被严重烧伤,无法辨认,警方最后是通过牙齿鉴定才确认死者是格里芬。格里芬的命运多舛和姚明的一帆风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天赋上来讲,格里芬不遑多让,甚至要胜过姚明一筹,但姚明严以律己,而格里芬纵情于色情与酒精,两人的命运也因此天差地别。

PS:我们大多数很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姚明的天赋,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他的品质和努力。一个真正比你强的人不是天赋比你强,而是他在天赋比你强的同时比你还努力比你还高尚。

世界各国的名人事迹篇2

明朝的著名大臣李东阳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他四岁时就能写一尺的楷体大字,还善于对对子。有一天,李东阳的老师出了一个上联:“砚向石边见口。”这是拆字联,将“砚”字拆为“石”和“见”。李东阳应声对道:“笙从竹下生声。”把“笙”字拆成“竹”和“生”,对得很是工整。还有一次,父亲李淳给李东阳出联:“虎豹关中,不是关中虎豹。”李东阳略加思索,对道:“麒麟阁上,皆非阁上麒麟。”小东阳因为天资聪颖,被视为神童举荐给当时的皇帝朱祁钰。皇帝召见他时,因为李东阳太矮小,只能由太监扶着他迈过皇宫的门槛。

皇帝打趣道:“神童腿短。”李东阳应声对道:“天子门高。”皇帝大喜,又让他写“麟”“凤”“龟”“龙”等十余个大字。当小东阳写到“龙”(繁体字为“能”,笔画很多)字时,手腕乏力,最后一勾便用自己的小靴子沾墨水印上。皇帝看了很高兴,将他抱到膝上坐着,把上林苑的珍果赏赐给他吃。

当时李东阳之父已站起身来,在台阶下等候命令。皇帝又出了一个上联打趣道:“子坐父立,礼乎?”意思是说:“儿子坐着,而父亲却站着,这合乎礼法吗?”李东阳不假思索地应答:“嫂溺叔援,权也。”意思是:“嫂子掉进河里,小叔子去拉她,这是权宜之计。”皇帝听罢,连连点头,微笑着说:“真不愧是神童!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当宰相。”

世界各国的名人事迹篇3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由杨绛所著的《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世界各国的名人事迹篇4

莫斯科里,正在的主持下举行重要会议。到会的有俄国各省、市的代表。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生产。代表之一,—同志在发言。

—发言时,不时斜着眼看一看。看是否注意听他讲。

突然,他看到:列宁从一叠公文中抽出几份文件,放在自己前面,就埋头阅读起来。

—停下来,不讲了。列宁不听他发言使他觉得很难过。

他停了下来,可列宁突然说:说下去,同志,说下去。你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我省还存在着许多各种各样的缺点。’那么,你省有哪些缺点?你们遇到了哪些因难?

彼得罗夫—索罗金吃了一惊。列宁竟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他的话。他继续发言。

讲了缺点,说了困难。一面发言,一面又不时看看列宁。

列宁在听。过了一分钟,两分钟,彼得罗夫—索罗金看见:列宁伸手拿了一张白纸,放在前面,开始在纸上迅速地写什么东西。

“现在嘛,”彼得罗夫—索罗金明白了,“列宁当然不在听我的发言了。他是那么聚精会神地写东西。”

发言者又停了下来,造成了间歇。列宁离开了纸,转身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说下去,说下去。你说:‘最使我们不安的问题是整顿交通工作。邻省的同志刁难我们。’那么他们在哪方面刁难你们?是哪些省?”

这一次彼得罗夫—索罗金完全惊呆了。甚至一时讲不出话来。老是吃惊地看着主席台,看着列宁。

“说下去。”列宁说。

彼得罗夫—索罗金继续发言。可他情不自禁地又看了看列宁。看见秘书走到列宁身边,向他低声说了些什么。列宁回答了。秘书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宁又做回答。

彼得罗夫—索罗金看得清清楚楚:列宁总不能同时既回答秘书的问题,又听他发言。他又来了一次停顿。

“说下去,说下去,”列宁向他挥着手,“说下去,你说:‘我们对有一个请求。’那么,是什么请求?”

彼得罗夫—索罗金“啊”了一声,整个会议厅都几乎听得见。完全正确,他刚才在讲台上讲的正是这几句话。

彼得罗夫一索罗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他对列宁的惊人才能赞叹不已。

休息时他在会议厅里走来走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他对这个讲,又对那个讲。

不过大家不知为什么都以责备的眼光看着彼得罗夫—索罗金。大家都知道列宁的惊人才能,知道他能够同时集中注意力于两、三件事,知道列宁各种各样的事很多,每一分钟他都很珍惜。可是碰上了这么一个彼得罗夫—索罗金,在发言时竟3次打断了列宁的工作。

同志们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他妨碍了列宁的工作。

彼得罗夫—索罗金很难受。他想立刻跑去向列宁道歉。才走了一步,抬起眼来,看见列宁正在会议厅里走过来。列宁也看见了彼得罗夫—索罗金。他走近来。

“好样的,讲得好。”列宁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

甚至于对他3次打断他工作也加以夸奖:“我看,你是个倔强的人。”

彼得罗夫—索罗金不好意思,脸都红了。他觉得,列宁待人非常温和体贴。

钮扣有一次,列宁发现一个工作人员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颗钮扣。列宁看到了,没有出声,走了过去。

碰巧第二天列宁又遇见了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还是没有钮扣。到第三天也还是没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宁才看到钮扣缝上了。

“总算缝上了。”列宁很高兴。甚至连情绪都不知道为什么提高了。

那时是国内粮食特别困难的时候,城市和工人区都缺少粮食。农村有粮食,但是农村里的有钱人——富农把粮食藏起来了。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往国内各地派出了粮食征集队。那位工作人员,就是列宁想说他掉了钮扣的那一位,也被推举担任一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

列宁犹豫不决。

人们对列宁说:“他是个能干的人。”

“是个有功之人。”

“是个勤勉可靠的人。”

列宁想要提钮扣的事,但没有出声。

那位工作人员带了粮食征集队出发了。

过了一段时间,列宁接到报告。报告如此这般地说,那位工作人员不胜任工作,他不能保证弄到粮食。不但如此,富农还把粮食征集队收集的粮食给烧了。

“可是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向列宁报告说,“他没有预先提防,漫不经心,没有及时把粮食可靠地保护起来。”

也有一些人庇护这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列宁同志,这是偶然事故。”

列宁听着,他自己则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东西。别人颇感兴趣:列宁在那里画什么?往纸上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颗钮扣。

世界各国的名人事迹篇5

一位记者随同一所受捐助的学校教师迎接一位捐助者,在机场为了解渴,大家买来矿泉水。刚喝几口,飞机到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手中的矿泉水扔掉。这时他们看到大富翁从飞机上走下来,手中拿着的似乎是一只空瓶子――瓶底只有一口水。

大富翁下飞机后和大家谈笑风生,随着他手的晃动,矿泉水发出轻微的声音,直到他坐上前来接他的车子,还没有扔掉瓶子。车里有水,有人就递给他一瓶,可他摆摆事实手,直到喝完那瓶中剩下的最后一口水,才放下瓶子,接过满瓶的矿泉水。这位大富翁就是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20年来为慈善事来捐款10亿元人民币。

分析:修养不关乎身份地位,无论贫富。即使是卖报的老头,他的修养也可以使他比一般人都高大;而田家炳先生,他除了爱心之外,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连一瓶矿泉水也不愿浪费。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