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

名人成长事迹600字

时间: 小龙 名人故事

名人成长事迹600字(精选篇1)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智能和思维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1996年的财产是160亿美元;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第一个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在短短20年内创造财产达139亿美元的奇才;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靠电脑软件积累亿万财富的先行者;他是首先开发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创造巨大财富的典范……,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的地球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比尔·盖茨旋风。那么盖茨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事迹有许多厚厚的书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问单讲他几个小时候的故事吧!

比尔·盖茨的童年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度过的,西雅图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基地,全市职工近半数在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们也把西雅图称为“波音城”。它和旧金山、洛杉矾并列为美国西海岸的三大门户之一。长着一头沙色头发的7岁男孩盖茨最喜欢反复看个没完的是那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几乎有他体重1/3的大书,一字一句地从头到尾地看。

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强烈地感觉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书本,里面藏着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个世界啊!文字的符号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数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又传播出去。他又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又笨重了吗!能有什么好办法造出一个魔盒来,只要小小的一个香烟盒那么大,就能包罗万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书都收进去,该有多方便。

这个奇妙的思想火花,后来竟给他实现了,而且比香烟盒还要小,只要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盖茨看的书越来越多,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次忽然对他四年级的同学卡尔·爱德:“与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还不于成为一株耸立于秃丘上的橡树。回为小草千遍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则高大挺拔,昂首苍穹。”他坚持写日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纪常常如大人股的深思熟虑。

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来之不易,要十分珍惜来到人世的宝贵机会。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约,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信守由人类积累起来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元上的诺言……”那么“诺言”是什么呢?就是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在另一篇日记里又写道:“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这种“追赶生命”的意识,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极少有的。

盖茨所想的“诺言”也好,追赶生命中要抢救的“东西”也好,表现在盖茨的日常行动中,就是学校的任何功课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或者体育竞赛,他都会全心全意花上所有时间去最出色完成。

一次,老师给他所在的四年级学生希置了一篇关关人体特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页的篇幅。结果盖茨利用他爸爸书房里的百科全书和其他医学、生理、心理方面的书籍,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写了30多页。又有一次老师布置同学写一篇不超过20页的故事,盖茨浮想联翩,竟写出长达100页的神奇而又曲折无比的故事,使老师和同学都十分惊讶!大家说他:“不管盖茨做什么事,他总喜欢来个登峰造极,不鸣则已,一呜惊人,不然他是不会甘心的。”

盖茨在体育和社会活动方面也表现出这种不落人后的精神。

有一次暑假童子军的80公里徒步行军,时间是一个星期,他穿了一双崭新的高筒靴,显然新鞋不大合脚,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军,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尽了苦头;第一天晚上,他的脚后跟磨破了皮,脚趾上起了许多水泡。他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第二夭晚上,他的脚红肿得非常厉害,开裂的皮肤还流了血。同伴们都劝他停止前进,他却摇摇头,只是向随队医生要点药棉和纱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继续上路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一个途中幢查站,当队发现他的脚发炎严重,下令医治,才中止了这次行军。盖茨的母亲从西雅图赶来,看到他双脚溃烂的样子时,难过地哭了,直埋怨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停止行军。盖茨却淡淡他说:“可惜我这次没有到达目的地。”

名人成长事迹600字(精选篇2)

小时候,我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大白天我都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我已有了不少进步,但是我对黑暗还是有一点畏惧,我很想找一个机会来练练自己的胆子。

机会终于来了,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正在悠闲地看电视,妈妈叫我去超市买东西,我心想:这正是一个锻炼我胆子的好机会,而且找下来的钱还可以买零食,真是两全其美。于是,我拿着钱兴冲冲地出了门。

然而,一到外面我就有点后悔了,到处黑乎乎的,路边的大树像妖怪一样张牙舞爪,吓得我不敢往旁边看。而我走的又是一条连路灯也没有的小路,只好借着居民楼里那微弱的灯光,走几步停几秒,就这样,伴着恐惧向前走了十几步,心想:只要走到有亮光的地方就不用怕了。四周围是那么的静,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我不禁将脖子缩进衣领里,就像一只蜗牛躲进自己的壳里才觉得安全一样。突然,一团白乎乎的东西出现在我面前,我“啊”的叫了起来,没想到,那东西竟然被我的声音吓跑了,我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只白猫。此时的我已经出了一身冷汗,希望快点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我加快了步伐,终于看到了超市的招牌灯,我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快速向超市跑去„„

到了超市,我松了口气,买完东西就往家走。我又不得不来到了那条漆黑的小路,紧张的气氛又向我袭来,我怎么会这么胆小呢?不!我要勇敢些,我要战胜恐惧!我得想个办法才行。于是,我想起了《唐老鸭和米老鼠》的故事来,一边想着它们的可笑,一边蹦蹦跳跳地往前走„„

不知不觉,我已来到家门口,我既惊呀又高兴,我竟然自己独个走过了那条小路,我的心里甜滋滋的。现在,我已经不怕黑了,因为我知道恐惧来自内心,要想战胜恐惧,就必须战胜自己。

名人成长事迹600字(精选篇3)

不要在那么年经的时候,就把自己一生的轨迹给定下来,不妨多尝试尝试,多几种体验,弄清楚真正适合自己的是什么。

如果有人问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男演员是谁,答案一定是:吴秀波。

随着谍战剧《黎明之前》的热播,在其中扮演男一号“刘新杰”的吴秀波凭借张弛有度沉稳内敛的表演,迅速俘获了大批粉丝,他的粉丝们自称“波蜜”。

一夜爆红的吴秀波,自己却很冷静,他说:“我已经过了渴望成名的年纪了,对现在的我来说,最看重的是怎样把戏演好,做一名真正的好演员。”

的确,他不算年轻了,那么之前,中戏毕业的吴秀波都干什么去了?

尝试,让他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当年,中戏毕业之后,吴秀波被分配进铁路文工团,这在同班同学中算是很不错的一个归宿了,可是他总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多能量没有发挥出来。有一天他坐在幕后等待上场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惶恐:这辈子就作为一个演员这么过了?那也太可惜了吧?我只能拥有这一辈子,干吗不多尝试一些别的?无论成功失败都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抱着这种想法,第二天他就辞职了。

辞职后吴秀波尝试唱歌,成为了一名歌手,全国各地乱窜,在歌厅驻唱,每到一处就找当地最大的歌厅、夜总会,径自找上门去,开门见山:“我想在这儿唱歌,你让我试试,行,就留下,不行,我走人!”通常人家听了他的歌唱之后,都会如获至宝,他也总能在当地引起一点小反响。吴秀波说:“要说粉丝,我那时候就有自己的粉丝了,有一个女孩子,天天来听我唱歌,听完后为我点一杯矿泉水就离开,我不知道她怎么会知道我只喜欢喝矿泉水的。这样的时间足足有半年,后来我离开那个地方,却没有来得及对她说声再见,这件事我现在想起来还无法释怀。”

在昆明唱歌的时候,他还喜欢上了一个跳舞的女孩。女孩子每天都灰头土脸踩着点来上班,然后在后台昏暗的光线中,急匆匆地描眉画眼涂脂抹粉,轮到她上场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一个艳光四射的姑娘,整个过程就像一个魔术。他很迷恋这个过程,每次这个女孩化妆,他就躲在一个角落里偷偷地看,从未想过要去表白,甚至没有说过话,只是暗自想象,这女孩有着什么样的经历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在想象中为她心碎或者心动。后来他还为这个女孩写了一首歌,就叫《跳舞女孩》——“黑黑舞台,你独自踏着节拍,艳丽的粉黛,掩不住脸上的苍白,寂寞舞鞋,走过那昨天的岁月,卸了妆的镜子里面,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这段感情直接影响了他对爱情的审美,日后让他心动的恋情,无一例外都是以表面云淡风轻、内里却已是翻江倒海的方式呈现的,甚至也成就了他今天沉稳内敛的表演风格。

当时他每月的收入能达到6000块钱,要知道那可是十多年前啊,那时候铁路文工团的工资也不过就是几百元!他也顺带着把全国各地几乎都游览遍了,一路走一路唱,青春结伴好时光,钱挣得容易,花起来也没数。经常有捉襟见肘的时候,但那也难不倒他,拿一把吉他,面前放着一个盒子,站在街边上就开唱,唱上两个小时,一个礼拜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

这段做歌手的经历培养了吴秀波日后无论处在什么样的逆境中依然坚不可摧的自信,他说:“我毫无畏惧,因为我发现我的生存能力太强了,怎么样都不会饿死,遇到什么样的低谷我都不怕!”他很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明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却越活越小心,看到公务员考试那么热门,他觉得匪夷所思:“不就是一个稳定吗?还这么年轻就想稳定下来,一辈子就被套在这儿了,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一直在衣食无忧、安逸稳定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人是苍白和没有力量的。”

唱歌唱到30岁,当年和他一起唱歌厅的人都红了,像满文军、沙宝亮、杨坤等等,连当初为他在歌厅伴舞的黄觉也成了一位知名的电影演员。也有唱片公司找他签约,但是他对出名这件事儿有点儿漫不经心,他想的是:趁着还年轻,还能折腾,再尝试干点儿别的,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儿呢!

尝试,

给了他丰富的人生

不做歌手之后,吴秀波成了一名商人,做过很多生意,开餐馆、开酒吧,还开过一个文化公司,一开始都挺顺的,赚了不少钱。可年纪轻轻的他也同时尝到了财富的副作用,是不知珍惜,是虚荣张狂。那会儿吴秀波大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架势,热爱各种名牌,身边围了一圈酒肉朋友,在一块就是吃吃喝喝,有时候他忙,那帮朋友就自顾自聚会,快吃完了打个电话给他,让他过去埋单。当然这些人也不是白吃的,有一次有人欠了他几万块钱,他就带着这帮朋友去了,一大帮人,一水的黑风衣黑墨镜,把他围在中间,活像一个威风凛凛的黑社会大哥。人家一看这阵势,吓得躲到了桌子底下,立马把钱还给他了。

只是生活很快就给了他教训,开文化公司赔了,而且赔得非常彻底,朋友们都作鸟兽散,最后他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现在吴秀波还能清晰地回忆起那种刻骨铭心的饥饿感:“那种饿的感觉越来越扩大、越来越强烈,直到占据你整个身心,主宰你的行为。以前看电视剧里面的人物,饿极了会偷东西吃,觉得是瞎编,因为人还有一个基本的品德和教养。但当我真的尝到了那种饿的感觉之后,就知道那不是瞎编的了,饿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人就被饥饿控制住了,你的品德和教养全都失效。如果当时我看见一个大肉包子,我也肯定本能地就伸手去拿了。”

电影演员刘蓓是他的发小,知道了他的处境后,及时伸出了援手,让他做了自己的经纪人。说是经纪人,其实就是个助理。他别无选择,天天夹着个包跟在刘蓓的后头。突然从老板变成了一个跟班的,这对于他的心理素质是个不小的考验。记得有一次,刘蓓和一帮圈内的明星聚会,明星们都带着自己的助理,到吃饭的时候,助理们都自觉地退出门去,他因为对助理这个身份还没概念,还在诧异那些人为什么要退出去呢。但是很快他就明白过来:现如今不比往日了,助理是什么?说白了助理就是明星的保姆啊,他和那些明星,已经不是一个等级的人了。善良的刘蓓看出了他的尴尬,马上说:“秀波别走,和我们一块吃吧!”但他还是因此感到自尊心大受伤害。

名人成长事迹600字(精选篇4)

1961年的三月,微风中带着丝丝春意,我家的小房子里却闹翻了天。因为已经42岁的母亲竟然再次怀孕了,而她肚里的那个小生命就是我。

“生出来的宝宝身体可能会很弱,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一屋的亲朋七嘴八舌,极力阻止我来到这世上。

但不管他们怎么举例子、讲科学,母亲都铁了心——“我的孩子个个都健康、聪明!”就是这样一句充满勇气而坚定的回答,赐予了我生命。高龄孕育和生产的艰辛,母亲默默承受,绝口不提。

我是个特别顽皮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安静地在一个地方坐上半小时;上课特爱讲话,甚至惹得忍无可忍的老师用胶带封了我的嘴;为了能晚睡一小时,我把家里的钟表全调慢一小时,害得母亲第二天迟到……但母亲并不像其他家长一样对我严厉管教惩罚,反而觉得我非常有趣。

我想,母亲一定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才能如此容忍甚至欣赏孩子的调皮和淘气吧。母亲陪我们玩游戏总是很投入,有次她跟哥哥玩水战,在楼上看到哥哥从楼下经过,就把一盆水全倒在了他头上,两人玩得开心极了,家里却变成了一片汪 洋。

曾有个邻居夸口,说他家水池里养了一百条鱼,我们全家都不信。几个孩子趁邻居不在家,将水池的水放干,一条一条地数鱼,只有五十多条!鱼被折腾死不少,气急败坏的邻居到我们家抗议,母亲一面道歉,一面偷笑,因为“数鱼行动”就是她亲手策划并带着我们干的。

和这样的母亲在一起,我们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即便是现在,母亲也和我们打成一片。

幼儿园的第一次跨越

母亲的宽容和“顽皮”并非没有节制。一旦与我的成长、未来相关,她就会变得严肃起来,要求也非常严格,甚至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

在这样的教育下,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已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我并不热衷于撒娇,我渴望长大。记得那一天,母亲告诉我:“明天送你去幼儿园。”我兴奋地在床上蹦跳着,仿佛一入学就是大人了。

刚去幼儿园的几天,一切都很新鲜,连糖果都比家里的好吃,还有这么多同学一起玩儿。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我就腻了,吃点心、唱儿歌,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但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吃呀唱呀,我连做梦都是听腻的儿歌……我跑回家,大声宣布:“我不上幼儿园了行不行?我要上小学。”

母亲问我:“怎么了,幼儿园不好吗?”

“太无聊了,老师教的东西也太简单了。”我一股脑地倾诉着。

“你才五岁,再读一年幼儿园就可以读小学了。”

“让我尝试一下好吗?下个月私立小学有入学考试。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

母亲确信我不是一时冲动:“好吧,我明天去学校问问。”

小学入学试题对我来说易如反掌。放榜那天,母亲陪我去学校,一下子就看到“李开复”三个字在第一名的位置闪亮。母亲像个孩子般激动地叫起来:“哎呀,第一个就是李开复,你考上了!”

我也激动地抱住母亲哇哇大叫。那一刻,母亲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我也记忆犹新。原来,孩子一丁点的小成功都能够让母亲那么骄傲。感谢母亲给了我第一次跨越的机会,让我体会到了大胆尝试、积极进取的成功。

在中国,父母不愿让孩子冒险尝试与众不同的东西,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其实,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和判断力是很重要的。

严厉的慈母

中国人总是把孩子的“听话”当作优点,但我的母亲更希望我学会“讲理”。

考入小学后,我不免得意。每逢父母有朋友来家做客,我都要偷偷告诉他们我有多聪明、多厉害:“阿姨,我已经读小学了!”

“真的吗?你不是才五岁吗?”

“对啊,我跳级考进去的,还是第一名呢!”

“那进去以后的成绩呢?”

“除了100分,我连99分都没见过呢!”

没想到,我刚夸下海口,第二周的考试就得了个90分,而且跌出了前五名。看到我的成绩单,妈妈二话不说,拿出竹板把我打了一顿:“打你是因为你骄傲。你说‘连99分都没见过’,那你就给我每次考100分看看!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别人出自真心夸奖你,才值得你高兴。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懂了吗?”

“知道了。妈妈还生气吗?”

“不气了,要不要躺在我怀里看书?”母亲的气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她每次的处罚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让我永远牢记。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躺在母亲怀里读书。有次考了第一名,母亲带我去买礼物。我看上了一套《福尔摩斯全集》,但母亲说:“书不算是礼物。你要买多少书,只要是中外名著,随时都可以买。”结果,她不但买了书,还买了一只手表作为礼物送给我。

从那时起,我就整天读书,一年至少要看两三百本书。直到现在,书也是我不可或缺的朋友。

42个月的陪读生活

我10岁时,远在美国的大哥回家探亲。他跟母亲抱怨,怪台湾的教育太严厉,小孩子的灵气越来越少。母亲叹了口气:“唉,为了高考,有什么办法呢?”

看着我整天被试卷和成绩单包围,承受着升学的压力,没时间出去玩,也没有朋友,大哥忍不住说:“这样下去,考上大学也没用。不如跟我到美国去吧。”

母亲从没去过美国,她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但却出人意料地保留了一份开明的天性。听了大哥的建议,她决定给我一片自由的天地。

11岁的我来到了美国南方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城市,在这里的一所天主教小学读书。入学第一天,我就蒙了。虽然也学了不少英文,我却完全听不懂老师和同学们在说什么。

幸好我还算聪明。有次数学课,老师问1/7换成小数是多少。我虽听不太懂英语,但还认得黑板上的1/7,这是我以前背过的。当我朗声回答“ 0.142857142857……”后,同学和老师都目瞪口呆,从不让学生“背书”的美国老师几乎认为我是“数学天才”。母亲得知后,显得比我还兴奋,因为我终于开始一点点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母亲一直不懂英语,但她每年都会花6个月时间在美国陪我读书,每天看着我去上学,唯一能做的是为我准备好吃的点心和晚餐,她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等我放学后听我聊学校里的事。这种陪读生活延续了整整7年,在每年陪读的6个月里,母亲要默默忍受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生活环境;而在她返回台湾,与我分别的6个月里,同样为我的学业操心着。

别忘了你是中国人

我在美国的第一年,母亲陪读6个月后要赶着回台湾料理事务了。上飞机前,她交代我两件事:“第一件是不可以娶美国太太。”

“拜托,我才12岁!”我红着脸回答。

“美国的孩子都很早熟,所以要早点告诉你。不是美国人不好,只是美国人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都不一样。而且,我希望你做个自豪的中国人,也希望你的后代都是自豪的中国人,身体里流的是百分之百炎黄子孙的血……”母亲拉住我的手继续说:“第二件事,每周写封信回家。”

我在美国接触到的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自信和果敢的种子。我很快克服了语言障碍,并在两年后的州级写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人们都说,小孩子最容易掌握一种语言,也最容易忘掉一种语言。但我并未放弃中文学习,按照约定,我每周都会用中文给母亲写一封信。收到信后,她会逐字逐句地检查,找出错别字,并在回信中罗列出来。为了在信中尽量不写错别字,我到处找中文书籍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正是因为每周一封的中文家书,让我的中文没有被ABC慢慢侵蚀掉。

逐渐长大后,我开始明白,母亲临走时叮嘱的两件事,并非简单地希望我娶中国妻子,记住母语,而是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梦,深深的中国情。她不止一次地提醒我:“别忘了你是中国人。”

儿子是母亲最甜蜜的牵挂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最甜蜜的牵挂。对此,我以前还不大理解。当我有了孩子后,我真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因此特别怀念那一段母亲把我揽在怀里的岁月。其实,每个人不管年纪有多大,他始终是母亲的孩子。无论我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在母亲眼里,我还是她的幺子,还是让她魂牵梦系的牵挂。

1989年的一天深夜,我在美国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问我大地震对我有没有影响?我对她说:“地震发生在加州,我住在宾州,那是几千里之外呢!”母亲并不知道美国到底有多大,但一看到大地震的新闻,她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远在美国的儿子。

2005年,当我离开微软加盟Google时,微软公司决定起诉我,我知道我有麻烦了。深夜里,我佯装镇定打电话给母亲。在电话那一头,她坚定地告诉我:“一切都会没事的。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都是站在你这边,你永远都是最棒的。”

隔着太平洋,我强忍住感动的泪水,没有在电话中失声。但放下电话后,我就再也忍不住了。我无比感动并深深地自责,感动的是母亲对我的真诚支持,自责的是我还需要母亲为我的工作操心。

其实,除了我之外,对她的另外六个孩子,还有十几个孙辈,母亲的慈爱之情一样厚重。无论是哪一个孩子的问题,无论是工作、婚姻还是健康方面的问题,年迈的母亲总是牵挂在心头。但我相信,她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们给她带来的欢乐也会越来越多。母亲常常骄傲地说,她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七个优秀子女。

母亲最高兴的事,是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虽然这种时候并不多,但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赶回台湾的家中相聚。这种最浓最浓的亲情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被隔断的。

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位既传统又开明,既严厉又温和,既勇敢又风趣,既有爱心又有智慧的母亲。她的教育既有中国式的高期望,也有美国式的自由放权;既有中国式的以诚待人,也有美国式的积极进取。如果说我今天取得了任何的成功,那么,这些成功都是来源于母亲的教诲、牺牲、信任和支持。

名人成长事迹600字(精选篇5)

毕加索是世界上影响力的绘画艺术大师,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早期画注重于表现派的主题;后转入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间,画风又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改变风格明显地向超现实主义风格靠拢。毕加索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毕加索是划时代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派产生可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被人称为“人类艺术罕见的天才”。

美国教育家克劳蒂娅说:“一个儿童的艺术细胞,除去天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去‘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时最最重要的。生活中很多极有艺术天赋的儿童被埋没了,这的确是一种悲哀。但遗憾的是,许多做父母的,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浅显地以为还是个孩子,他不会懂得太多,或者他现在还不到学的时候。”

克劳蒂娅说的这段话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也就是千里马还需要伯乐来发现。堂。何塞就是一位伯乐,因为他发现了毕加索这匹千里马。堂。何塞是西班牙一个小镇上的画家,在所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儿子能够用画画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一天,刚刚学步的毕加索画了一个螺旋状的东西,家人都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堂。何塞却看出小家伙画的是热食摊上卖的油炸馅饼,这令他惊讶不已。

堂。何塞认为儿子身上具有绘画的天赋,他决定把儿子培养成画家。他给儿子专门腾出了一间房子,墙壁周围贴满了他画的儿童画,这些画的内容都是日常用品,线条虽然过于简单,但是他都做了合理的变形,以此来诱发毕加索的想象力和空间变形能力。堂。何塞经常把儿子带到房间里看这些画,告诉儿子这些画是怎样画成的。

到毕加索四岁时,何塞就开始教他剪纸。随着剪刀的一开一合,毕加索完全被迷住了,他把一张张平展展的纸,剪成了无数的公鸡和小狗……在何塞的刻意培养下,毕加索迷上了绘画。他常常能够以自己的理解将周围的事物给表现出来。渐渐的,有一些邻居也称他为“小天才”了。

毕加索虽是绘画天才却不是好学生,在学校里上课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受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全神贯注地观赏窗外的景色。而且他似乎对枯燥无味的算数永远都不感兴趣。

毕加索无奈地对父亲说:“我只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用功,我努力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我还是办不到。”他为此成了同学们戏弄的对象,那些无聊的小伙伴们喜欢跑到毕加索面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呀?”然后看着索呆呆发愣的样子哈哈大笑。

如此一来,毕加索在老师眼里也是一个智力低下,无可救药的孩子,他经常在毕加索父亲面前,有声有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羞恼交加,觉得毕加索给她丢了脸,让她无脸见人。

左邻右舍也不再夸奖毕加索的绘画天赋了,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还能当饭吃。”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在绘画方面是极有天赋的。

堂。何塞能真正的理解和赏识自己的孩子。他对毕加索说:“不会算数并不代表你毫无能力,你是个绘画天才,你可以去绘画。”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地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1890年11月,年仅六岁的毕加索,画出了《手握大棒的赫克勒斯》,画布上大力神赫克勒斯英姿神武,形象非凡。人们非常惊叹,惊叹于毕加索的绘画天赋。

赏识、信任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容忍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更不是盲目地溺爱,而是指导和鼓励。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缺点,而做家长的又一味不顾实际情况,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态,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无疑会给孩子心灵上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口,成为孩子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也许全世界都可以嘲笑他,讥讽他,然而作为父母的你却万万不能这样,以为只有父母才能给孩子信心和勇气,鼓励孩子,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健康地对待自己,充满信心地学习、生活。

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