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文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怀思追远清明节六年级作文

时间: 金浪 六年级作文

怀思追远清明节六年级作文【篇1】

又到清明时节,在记忆中,每年的清明前后总是多阴雨天气,极少有晴天朗日,无怪乎有“清明时节雨纷纷”之句,似乎是一种天人感应。清明来到,又到中国人祭奠亡者先人的日子,而生我养我的父母双亲,双双离别人世已经第十八个年头了!

父母去世的那年,二十一岁的我,填过一首《水调歌头》来缅怀他们:

“撒手生前事,了却身后缘,化清风烟雨去,踪迹亦不见。哪管谁人惆怅,不顾骨肉痛怀,子女寸断肠。人生别离苦,况天隔人间。魂幡展,黄花飞,新冢前,草木无语。人生苦短不自由,道是生死有命,全凭苍天做主,无奈又怎般?天地有轮转,人理也自然。”

岁月是无情的,十八个年头,会淡化一切,包括父母的音容笑貌,都在头脑中渐渐淡去,对子女来说,这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痛苦的不是父母的早逝,而是经过时间的冲洗,自己已经变的对失去天伦之乐毫无感觉而习以为常,每年的清明,只是例行随兄姐去墓地简单祭奠一番,实际上内心已没有多少对父母的感念之情。

读诗经《蓼莪》篇,感受到古人在失去双亲之后的那种悲天怆地的痛苦;“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甚至发出“鲜民之生也,不如死之久矣”的呼号,描写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表达父母对子女的恩德“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读二十四孝的故事,看到古代的孝子是如何孝敬父母双亲的,简直令自己羞愤无地!对照自己,父母在世时非但没能尽为人子女的孝道,还处处让父母操心、操劳,甚至经常惹双亲生气烦恼,真的算不上一个孝子。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还有守丧三年的传统:“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一个人从出生起的三年时间里,完全受父母的哺育和照顾,如果没有父母的哺育照顾,则无法存活,而这三年时间是为人父母最艰辛劳累的时段,古人是在用守丧三年的方式,来还报父母的三年之恩啊!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在阐释父母对子女的天高地厚之恩,提醒子女要对父母感恩,终身都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想这也是清明节的内涵吧?父恩巍巍,母恩浩浩,一个人,不论父母生前死后,如果淡忘父母、忘记父母对自己的生养之恩,对父母没有感念之情,对父母的恩都不想着去报答,就意味着他是一个忘本、薄情寡义,自私冷酷的人,如果对父母都没有感恩和怀念,他就绝不会对他人和社会有任何的感恩和爱心,也不会有利他和奉献精神,是没有资格立于天地之间的。

又是一年清明来到,风雨可能又会如约而至,赶去祭奠的人们又会络绎不绝,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清明节的祭奠方式变的多样,有鲜花祭海、网上祭奠等等,但不论何种纪念方式,希望清明节的涵义永远都不要改变,那就是感恩和怀念。

清明的雨啊,你是天下儿女怀念天上父母的缤纷泪花!

怀思追远清明节六年级作文【篇2】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带我去姥爷家。姥爷的家在农村。我们骑着电动车。一路上到处充满了春的气息,和煦的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风一吹好像在对我们点头招手。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飘舞。

地里的小草也从地底下探出了小脑袋,好似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已经来到了。我们到了姥爷家,附近邻居家的菜园里,种着绿油油的菠菜、蒜苗、韭菜。菜园里还长着两棵大桃树,粉红的桃花开满了枝头,看上去就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

勤劳的小蜜蜂正在花朵上采蜜。田埂上开着一朵一朵的小黄花,那是蒲公英花再向你问好,多美的田园风光啊!我最喜欢去姥爷家村头的小河边玩。吃完午饭,我就和我的表妹一块儿去河边玩,河边的树木都换上了新装,看那高大的杨树嫩绿的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绿光。榆树上结满了一串串的榆钱,令人垂涎欲滴。河边的柳树抽出了新枝,绿色的枝条随风摆动,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小姑娘在水边梳洗它的长发。

小河里有一群小蝌蚪在欢快的游来游去,看上去真像一群会游泳的“逗号”。河中的芦苇也呈现出了嫩绿色。几只鸭子在河面上游玩儿,还不时的潜入水中像是在抓小鱼吃。我看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由的想起我学过的一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喜欢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怀思追远清明节六年级作文【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 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怀思追远清明节六年级作文【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杜甫的诗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天阴沉沉的,使人的心情也不禁变得压抑起来。一大早,父母就收拾好东西带我去扫墓。可当我满怀期待的走出家门时,却发现奶奶的眼睛有些红肿。爸爸说,奶奶是想念我的曾祖母了。这时候车来了,奶奶的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束蓝色的花。车上的所有人好像都很伤心,没有一个人说话,仿佛时间静止了。奶奶手上的蓝花是那么优雅,自顾自得发出淡淡的清香。奶奶不知是在为我解释还是在自言自语,她低头看了看,“多美啊,不仅外表美,内心一样的美。那样的清雅,却又那样的低调。多像啊,多像你曾祖母啊。”语气中似有清明时节独有的哀伤,又似有想起曾祖母的愉快。

路上风景退后着,一抹一抹的绿色从我眼前划过。“下雨了,撑伞吧。”爸爸轻声说着。随着爸爸的话,我发现稀稀沥沥的小雨笼罩着这个墓林,朦胧之感,仿佛给她披上了一件银装,偶尔还有微风吹过。我从未见过曾祖母,可是照片中的这个女人却让我感到春风拂过。她那嘴角边淡淡的笑是那么美,仿佛是初升的太阳,在天边发出耀眼的光;仿佛是暴风雨中的小草,有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仿佛是狂风海浪边的海湾,感觉是那么的温暖。

雨渐渐小了,风儿似乎也不吹了,但曾祖母的模样,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

怀思追远清明节六年级作文【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没有雨,却还是给人一种烟雨迷蒙的感觉。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干净。软软的春风撩起你的心弦,厚重的土地上碧绿的小草也长势蓬勃。

却总是烟雨朦胧的,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点缀寂寥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孤影,蹒跚独行。我也在早已溘然长逝的太祖母的坟冢前,脚下踏着这片深褐色的土地。淡淡的情思,随着岁月流转,几份惆怅,荡漾在心怀。

我深深跪在这片家乡的土地上,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啊,浓烈的泥土味混杂在四月深灰色低低的天空中,一下就把我带进了生前太祖母温和如三月软风般的笑靥中。

还记得小时候,您常坐在那老藤椅上给我讲故事,用您粗糙的手掌爱抚我的小脑袋。曾为老藤枝“吱吱呀呀”,唱着一首名为《永远》的古老的歌,脸上紫藤花瓣般的温暖笑容是永远,您身上淡淡的好闻的三叶草味,也是永远。没想到时间是个小偷,终将太祖母从我身边偷走,但安慰的是,太祖母走时,我在她身边。她看着我,最后疼爱的光亮,像淡淡的紫藤花瓣落下,落在我的脸上,留在这个世上。

您还好吗?我想念您了!我在心中默默叫道。我将一张张黄色的烧纸轻轻的放在燃烧的通红的火焰中,焰焰的火光中,我的眼睛已模糊成一片,只听得悲伤在空气中流淌的声音,褐色的坟冢前,都是寂寥与落寞。黄色的纸卷从外到内慢慢被一点一点燃成灰烬,有些静静躺着,诉说着这千百年化不开的寂寞,有些化作蝴蝶,飘向天堂与诗和远方。

失去的,无法弥补,失去的,要学会淡忘。“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天空洗尽铅华,在这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中,表达我的哀思。

3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