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语文考试作文
中秋节语文考试作文精选篇1
10月6日,是传统佳节――中秋节。在我们小区的健身广场四周的大树上,都挂满了红红的大灯笼,完全是一派喜庆的气氛。小孩缠着大人取消去超市老迈荧光棒,蜡烛,爆竹等好多好玩的,准备晚上使用。我也缠着妈妈买了很多蜡烛,灯笼还有荧光棒。
晚上,我们还在吃饭,便可以听到隆隆的礼炮声,我跑到阳台上去,还可以看见在深蓝的夜幕中绽放的礼花,像一朵朵绽开的鲜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我催着爸爸妈妈快点吃饭。我提着灯笼,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健身广场玩。
到了广场上,真热闹啊!红灯笼把整个广场着凉了。平时总是在家里忙工作的人们也出来玩了,陪着孩子一起玩爆竹,都像一个个“老顽童”!广场上,人来人往,有小孩缠着大人买完的东西;有大人和小孩一起,把荧光棒组成一个奇特的形状;有大人在一起玩爆竹;有孩子在石桌上点蜡烛,还有调皮的孩子把意中人到地上就还爆炸的东西人到地下,立刻发震耳欲聋的响声。隔几秒钟就会有一颗爆竹爆炸了。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响声,我们走路都是提心吊胆的,深怕被炸倒。到玩累了,人们便坐在石凳上赏月。
月亮圆圆的,它像一个浅黄的玉盘挂在深蓝的夜幕中。调皮的云娃娃,到晚上都不肯睡觉跑来跑去,不是把月亮遮住了。一会,月亮又露出来了,仔细一看,那玉盘似的月亮上,有两个黑影,不时地还会动一动。那一定是嫦娥姐姐跑着乖巧可爱的玉兔,一边吃月饼,一边望着美好的人间吧!
“明月千里寄相思。”,我注视着圆圆的月亮,想起了在老家的外婆,外公等亲人,我拿出手机,一一给亲人拨通电话,向他们问好。
月亮越来越圆,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热闹。人们频频拿出手机,用家乡话向家人问好。广场上,到处可以听到一声声问候,一句句祝福。广场上,弥漫着温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想必,今夜,老家的夜空上,也挂着一轮玉盘似的明月吧……
中秋节语文考试作文精选篇2
中秋节到了!一轮圆圆的明月慢慢地爬上了夜空,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千家万户灯火辉煌,寂静的夜晚早已被欢声笑语打破……
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阳台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仰望着夜空上的明月!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肯露面,我盼啊盼……终于她优美地爬上了黑漆漆的天空。中秋节的明月和平常大不相同。她那样的高贵、典雅。它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它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泻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
她把全世界都惊呆了,太美丽了!她把全世界照亮了,她把月光洒在了幽静的小道上,给正在散步的人指引了道路。她把夜空照亮了,让我们清楚欣赏到夜空银河的美!月光洒下来,整个大自然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下,人们那多姿多彩的的生活,犹如一支优雅宛转的月光奏鸣曲。她是纯洁的象征,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她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银,金似一颗明珠。她璀灿夺目,将柔和的月光洒向人间,真是秋月似水啊!我也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里了。我不尽想起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是代表李白当时看着明月思恋故乡的情感!我望着银盘似的明月,又回忆起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明月的美丽使我神思万里!
月亮永远是那样皎洁呀!此刻,天上的星星闪出亮光,小区门前的灯笼发出了微微的红光。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夜空上的明月,一边听着爸爸、妈妈说着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我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
月光下,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洋溢着欢声笑语,犹如一支优雅宛转的月光奏鸣曲。我想此刻他们也像我一样幸福吧!
中秋节语文考试作文精选篇3
中秋!令我想起了皎洁的月亮和团聚在一起的家人!
我以前的中秋节是这样过的:在家中,吃着丰盛的饭菜以及香甜可口的月饼,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吃着月饼,然而书中的中秋节是这样的:家家伴着明月,与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孩童们在树下嬉戏玩耍,时儿发出欢快的笑声今年,我们的中秋节也是这样特别而又美好。
今天,我们不同于以往,破例地来到阿姨经营的小店里,亲朋好友早已等候我们多时,我们一阵寒暄后,便准备吃那已被我们联手做好的、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看了真让人大饱眼福、口水直流,让人想大快朵颐,我不禁想起刚刚妈妈和阿姨分工的情景:妈妈把豆腐切成了许多份三角形,并把他们的肚子切开,把肉馅放进去;阿姨做饺子,只见阿姨把面粉加了些肉,用那双巧手,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一大堆的美味饺子做好了,这时,妈妈叫了我一声:来吃团圆饭了。把我从回忆中唤了回来,于是,我们团聚在一起,我和哥哥、弟弟们互不相让,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我决定先下手为强,没想到的是,他们也打着同样的算盘,我们狼吞虎咽,生怕错过这美食,一下子,风卷残云,只剩下一块瘦肉,最后,哥哥眼疾手快,把最后一块上等的瘦肉夹去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可真是别有一番风景,其乐融融啊!
吃完团圆饭后,到了九点钟,大人们把手上的活都停下来,拿出月饼,准备吃月饼赏月,只见高空中挂着一个大大的圆盘,像一块白玉,白玉挂在高空,充满了神秘感,我拿着月饼,边吃边想:如果真有嫦娥,那么她会不会后悔因吃了仙丹而见不到自己的有情人呢?她是不是会在今天下凡来偷偷地看着我们吃月饼呢?吃完月饼,我和哥哥决定提着灯笼去集市玩,只见集市人山人海的,像过年一样,可真热闹啊!
中秋,一切都那么美好!
中秋节语文考试作文精选篇4
这是一个多雨的秋季,中秋夜在不紧不慢的落雨中到来,月亮沉沉入睡,我还是把一些水果和月饼摆在了茶桌上,期待月色透过乌黑的云层偷偷的品尝。午夜时分,我整理完照片,这是一组不理想的拍摄,但有同事姐妹们相聚一堂的热情在里面洋溢着,我还是认真地对待着。窗外的雨声还在稀稀落落,这声音极像是一种离殇的述说。好端端的团圆日雨怎么就肆虐跋扈成这般?我的目光停滞黑漆漆的中秋夜,被雨水冲刷掉了激情。我想着中秋佳节上映的《港囧》中徐峥为了一个在大学里未完成的吻而滋长了二十几年的思念,在与相思丽影就差只步之遥时,梦未圆,心却醒了的种种遗憾或是阻拦而烂七八糟着,这是中秋夜的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涨热的劲道,并非暖心暖肺的心灵鸡汤啊。只能祈祷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了。
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要进入到睡眠状态,只能坐着,这样的夜晚灵魂太敏感。我不禁想起了一位友人,不闻不问我是知道他在干什么的。我笔下的人唯独他是我怎么都描述不清的,索性就不去涂抹。中秋夜没有享受圆月的赠赐,但早晨我在文赢湖用我的脚步沿湖画了一个圆。益动运动地图显示出来的是一个长长的手柄托起的一个大圆。这似乎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快乐的感觉,这个中秋节是有缘又圆啊!
中秋晚上是和父母亲、兄弟妹妹一大家团聚在一起的。每年的中秋孩子们和弟弟都要做一番功课。刻一个精美绝伦的西瓜那是老弟的拿手好戏,那双大手能作出精细的小活,他是全家的指挥官,我总是佩服他的心灵手巧,更欣赏他胸襟的宽阔,谋略的深远。小东西们更是要显示一下才华,今年是一张小展板,内容是“大美一家亲”,画了月亮、祥云,还在桃心里签了各自的大名。记得去年他们雕刻了不同的水果,翻出来看过,发现一年的光景孩子们又长大了许多,尤其是壮和柳咪,一下子变成了大孩子了。于是我又叹息自己一年年的成熟,父母一年年的老去。爱在不经意间变大了,情在况味的时间流里浓香着,我感动于父母的健康,感动于弟媳的宽阔胸怀,感动于一家亲的血浓于水。
中秋前几日忙碌奔波中的要帐,那些诡异无常的脸色,今夜我将这一切不快都抛进了夜色,让雨水冲刷阴翳。又逢一年最美的恩赐,母亲把供月后的大月饼拿下了,均切块,十一份月牙,十一个成员,大美一家亲,有父母的日子就是最美的花好月圆。赏月不如吃月饼,吃月饼时我想起欠帐。
这些年过节其实就是在要帐还欠帐之间惆怅着,今年太不尽人意,我心怀歉意地咀嚼着月牙,浓浓香气袭来,是母亲的味道,一切都会好起来,上帝会眷顾我们,祝福所有人中秋快乐,幸福绵长!
中秋节语文考试作文精选篇5
翻过八月的日历,就快到中秋节了。日历上那三个红色小字,在一瞬间就抵达了身体里最柔软的部分,让人感觉温暖,却又有微微的刺痛。
想起在故乡,想起在父亲母亲身旁,儿时的我,绕着他们的膝,听他们讲一些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那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对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诱惑力,远不如一块小小的月饼。所以往往只听到一半,我便吵嚷着要吃月饼。母亲便会从衣橱里变戏法儿似地取出月饼来。多半是在村里的杂货铺里买的廉价的月饼,一两角钱一个。现在,怕是连一块饼屑儿也买不到了,于那时,却是非常奢侈的享受。
记得,那时的月饼好像并没有馅儿的,有的,也只是里面夹裹了一两块浑浊不堪的冰糖。那乡村简陋的杂货铺,以及父母亲口袋里拽了又拽的零碎的角票儿,都只能承受那样的月饼了。一次买上七八个,分给我和几位姐姐。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父亲母亲便会在一旁幸福地相视而笑了。
我递过去一块说:“妈妈,您也吃啊!”母亲就摇摇手,“我们老了,牙齿不灵光了,你们吃吧!”那时,我还天真地以为父亲母亲真的不想吃,便只顾自己解馋了。把自己的那份吃完后,还胡搅蛮缠地去说服姐姐们让给我一些。而到现在我才发现,在时光流转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之后,母亲“变得”那样爱吃月饼,她的牙齿出奇地好。
看我们吃完月饼,母亲便到厨房张罗起夜宵。灶前灶后,黑滚滚的浓烟将母亲的面容熏黑了不少,也熏出了她的皱纹和花发。荷包蛋、咸鸭蛋、皮蛋,母亲挖空心思,实在无法做出更多的食物。但,还有什么比那更丰盛呢?还有什么,比母亲精心地做完这一切后,对着自己的孩子们露出一个舒心、得意的,又略带些许歉疚和羞涩的笑容更重要呢?
屋后的葡萄架下,皓月当空,月光把一串串葡萄装饰得晶莹剔透。晚风轻拂,光影浮动,一切都那么生动美好。父亲自斟了满满的一杯白酒,母亲和我们则端起麦饭石(一种饮料),“来,干杯。团团圆圆,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父亲不擅言辞,也没有什么言语会比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方桌上团圆更具意义。我们一饮而尽。
如今,我们已举家迁离故乡十余载,而我与父亲母亲也相隔百里,见面的次数不多,一年难得几回。母亲有
时会打来电话,问及一些我的近况,我知道她是想我了,她也该知道,儿也想他们。
母亲是不是又站在路口,眺望我回家的身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