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简短作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真热闹,大街小巷有年味道。”这是小时候,阿婆教我的家乡过年时的童曲。现在大多忘干净了。但是,家乡那一道道绕过青山的年味道中的年规(习俗)我可一样没忘。
我是南方人,春节的习俗比北方多许多。
小时候,在农村的阿婆家住,阿婆和阿爹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每逢过年,规矩可多了,例如:全村人凑在一块打糟米(年糕用的主要原料)时,未出嫁的姑娘家是不可以去凑热闹,阿婆每次都不让我去,说什么姑娘家看打糟米会嫁不出,我信以为真,就不去了。可现在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那时的我只能在家偷喝八春酒。八春酒是一种药酒,是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薏仁米,外加上几粒橄榄。泡上几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那才叫一个鲜美,阿婆是老一辈的人,是做八春酒师太,村里很多人都找她学。阿婆对村民们说:“八春酒,是强健身体的,还可以明目。”阿婆是不让我喝酒的,说什么太补了,小孩不可以喝的。
我偏不信,等外婆去打糟米时,我就跑过去偷喝,村里人每家一个地窖,我家也不例外,阿婆总是把竽头、春笋,当然还有八春酒了放在地窖里。那时候,我小,总觉得外婆家酒缸好大,不过真的好大,我那时会拿那种专门舀竹勺舀起来喝。许多次,都晕睡在地窖中,阿婆找我时,那才叫一个哭笑不得。
家乡人并不贪喝八春酒,那是因为喝八春酒是一种习俗。村里哪一家没酿八春酒,如果不酿的话,来年一定是祸害不断;相反,酿了酒的人家是一定红运当头,年年全家健康的。
再说一说我们的年席吧。我们的年席不是一家办的,而是全村人办,一家分配一个任务,东家包饺子,西家自是煮腊肉了。再把各家桌子搬到最宽阔的地方并成一排,一起过年。平时,有大人上席,小娃子就不可以上席的,可年席不同啦,大人坐一块,小孩坐一块,可热闹了。
民俗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特色和文化。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2
一般人认为过春节只不过是拿几包利是,和家人聚一聚。可是,你们又知不知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过春节习俗呢?
在南方,过春节没有特别的规定。只是说,大人们要给小孩一些利是,而这些钱叫做“压岁钱”,是一年里大人们给小孩的鼓励。虽然在外国,人们在给予者面前拆礼物,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但在中国,这回被不礼貌的行为。拆利是时,也不要计较钱的多少,毕竟这是他人的一番心意。
有一句俗话说:“年廿八,洗邋遢。”所以,这一天,家里人都要进行大扫除,表示扫去这一年里不开心的事,迎来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这天里,也要贴上新的挥春,换上新的对联,表示换旧迎新。
有人问:“为什么新年里的东西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于是,这种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在南方,春节虽然没有制别规定,但在北方,春节时要注意很多事情的。
这是我上一次去北京旅行时,从导游那儿听来的。她说在北方,腊月初八这天,人们要吃“腊八粥”。他们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叫作“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正月初一,早餐都要吃素。拜年都是男人的事,女人们是不能出门的。
导游还说,新年是很讲究送礼的,比如说不要送鞋,如果送鞋的话,就表示“邪”,如果送伞的话,就表示送“散”,所以说送礼也是很讲究的。如果想表示心意的话,还是包封大利是,钱还是最实际的。
南方的春节与北方的春节,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如果说南方的春节是可爱的,那么北方的春节也就是美丽的。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3
中国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叫春节,春节可是有热闹又有趣,而各个地区也有着不用的习惯。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老家的春节——河北的春节。
春节这重要的节日,大家都要早早的准备才行!“猪肉啊!猪肉啊!新切下的猪肉!”“白菜,卖白菜的,各个又大嫩,是做菜的首选啊!”在平房门口的小事及早上六点开始了“活动”,但各家的大人们都不着急,因为大家要先开始大扫除虽是体力活,但一家人一起干,怎么也不累。因为大家要先开始大扫除虽是体力活,但一家人一起干,怎么也不累。
大扫除结束后,女人们就会去买几斤猪肉、白菜,大蒜和面粉。干什么?听我说,老一辈的人用独门手法将猪肉放在大盆里,用手将部分猪肉压成肉,你放一点盐和油做调味,手一握,一个肉丸就做好了,放进油锅里煎几分钟,等到外皮变成金灿灿,就将其拿出;剩下的肉放入碗中,将油与花椒煮熟,肉放进去后,再在锅里蒸一会儿;年轻的妇女们这把几周前用醋泡好的腊八蒜拿出。
说到腊八蒜,北方与南方的泡法不大一样,应北方更冷,所以用陈醋泡着的蒜几周就可以吃,切记,不能泡太久,否则颜色会掉一半,味道也就一般了。
男人们则带着孩子上街买花灯和包用的纸,花灯的样子真多啊!荷花样的、雀儿样的、玉兔样的……数都数不尽,这些花灯,可是卖家们辛苦用手做出的,甚是好看。
大一点的男孩子带着小一点的男孩去买炮竹,红红火火的,五颜六色。价钱又便宜,大炮、小炮、小连炮、一根炮……都想买回来。
哦,我忘了最重要的饺子!看老人与妇女们在大院里,一边聊天一边擀着面、和着面团;还有的在拌白菜猪肉馅的饺子馅;而未成年的女孩们在包饺子,筷子舀一把馅放在饺子皮中间,轻轻一拧,好了!饺子就完成了!
准备好后,早已经到了晚上,大家围在餐桌旁,诉说着打工、上学时的趣事,气氛是那样的好!菜上齐后打开电视举起杯子互碰,说完祝福语后便津津有味地吃起年夜菜,还一边看着春晚。饺子则是在最后才上的,虽然那时候小孩子已经吃饱了去外面玩了,但闻到了饺子的香味后,又跑回餐桌旁,伴着腊八蒜和饺子一起吃了起来。
这就是河北的春节,你家乡的春节又是怎样的呢?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4
春节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
听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凶猛的怪物,每到腊月,它就出来伤害人畜。后来,人们终于发现,原来“年”是怕红色、火光和响声的。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在大门上贴对联、挂红灯笼,燃放炮竹。
在过年的前些天,我们都变得忙碌起来了。我们要做一次大扫除,把食物预备充足,还有把用的、穿的都准备好,好在过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那晚真是热闹极了。你看:烟花照亮了整个世界,鞭炮声响遍大江南北。我和小伙伴们放烟花,提灯笼。不仅仅是我们,大人们也来凑热闹呢!他们有的放烟花,有的看烟花,有的甚至拿相机出来把这些美景拍下来。如果我是画家,一定会把它画下来!这一天,在外地打工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都会赶回来吃团圆饭。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我一大早起来,吃上一碗“长寿面”后就和爸爸烧鞭炮去喽……那炮声陆陆续续的,好像在争谁响得久、响得大声;那天空中弥漫着浓浓的烟雾……我想这应该是鞭炮的“功劳”吧!那气氛: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门口上,楼顶上,马路上,鞭炮纸无处不在,让人仿佛产生了幻觉。这一天还要说些好听的话,不能说坏话,以表示大吉大利。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啊!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处处充满热闹喜庆的春节。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5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6
“红”寓意着红红火火,“鲤鱼”有寓意着年年有余。
在我的家乡里,放鲤鱼早已成为开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这时,只要家里有个5,6岁的小孩,全家子都会出动。陪着孩子一起放生鲤鱼,祝福他年年红。
小的时候,我记得我放生过好几条红鲤鱼。最记忆犹新的,是那一次:
那次,全家都陪我出来,就连天天忙于工作的外公也陪我。从家开始,开车开了半小时,走路又走了半小时。当时有多少人我不记得了,好像开了足足两辆车。车上挤得很,除我之外,还我的表姐表妹。车里既然挤,自然就很闹腾。
到了地点四周都是山,中间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离地三米高,看起来挺深。小孩子性子急,还没等车停稳。车上就已经开始大呼小叫了。下车后,一股清爽的空气迎面扑来,我贪婪的享受着清爽的空气。“真舒服!”“比城市里的空气好多了!”人们说到。孩子们都开始打闹起来,而大人们则在收拾东西。只见外婆用她那粗糙的手伸进车子的后备箱,从里面搬出了一个红色的桶。吃力的行我们这里走来。
我们的注意力都被这个桶所吸引了。走近一瞧,里面乘着半桶水。水里时不时溅起水花,仔细一瞧,里面有着三四条红鲤鱼,活蹦乱跳的。“让我摸摸”表妹说,手伸进桶里。“拿回去!别脏了财气!”大人们呵斥着。
到了河边,大人们看了看时间,跟我们说:“到时候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拿起一条鱼,滑滑的,一不注意就会飞出手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喊到,扔了下去。表妹就不行了,鱼直接从手中挣脱出去,跳进了水中。外婆见她没说话,对着河里喊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岁万岁万万岁!”还不忘责怪表妹,“你怎么不喊啊?!”
不知鲤鱼还在不在……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7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8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春节等等。这些传统佳节中,最使我难忘的莫过于春节了,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有了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
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爸爸告诉我,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时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应该多陪陪他们,尽尽孝道,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年春节,除夕那天一大早,我们便忙碌了起来。爷爷打扫房子,妈妈和奶奶烧年夜饭,爸爸和我贴春联,挂灯笼。全家人没有一个闲着。
只见爸爸拿起春联和胶布,熟练地把胶布剪成一截截,粘在自己手背上,以备用。看这情形,我只能打下手了。来到屋外,爸爸仔细地比划着对联应该贴在什么位置,瞄准好之后,才让我用双手按住。而他自己则腾出手来撕下胶布好将对联粘在门上。谁知爸爸的手一松,这对联就跟一个调皮的孩子似的,一会儿往左跑,一会儿往右跑,我慌忙用手去调节,可任凭我怎么努力,它还是不够端正。看到这情景,爸爸连忙伸出援手,好不容易摆正了,这下我可不敢大意了,双手使劲按着,胳膊都酸得发胀了,费了很大劲,第一副对联终于贴好了。有了经验以后,接下来的就顺利多了。
时间很快过去,到了下午五点钟,准备吃年夜饭了。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红烧鱼、羊肉火锅、卤牛肉、山药炒木耳……可丰盛啦!我数了数,一共有八道菜,看得我垂涎三尺,连忙拉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入座,夹起一块鱼,轻轻咀嚼了起来。看到我吃鱼,爸爸问我:“你知道为什么过年要吃鱼吗?”“这不简单,年年有余(鱼)呗”我脱口而出。爷爷奶奶都哈哈大笑起来,快乐的气氛满溢在席间。
吃完年夜饭,我还收到了爷爷给的红包,真是太开心了。多么希望天天过年呀!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9
《写春节对联》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是在街上卖的现成的,那是油印的,也很漂亮。总之春节对联是少不了的。
春节习俗简短作文篇10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结尾: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